就方言来说,招远在烟台的县市区中属于比较独特的一个,因为招远话跟烟台话(芝罘、福山)差别不小,不小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如果一个招远人和一个芝罘人聊天的话,招远人语速稍快一点,芝罘人就可能听不明白。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招远这个词的发音,普通话读作zhāoyuǎn,烟台话重音在前,招发四声,读作zhàoyuǎn,而招远本地人提到招远,则全是升调,读作zháoyuán。
当然,要说方言差异,在县市区中,莱州话跟烟台话差别应该最大。但众所周知的是,莱州在明清时期曾经是单独的一个府,跟登州片区的语言有差异也在情理之中。因此,相比之下,招远在明清时期跟福山(烟台)同属登州府,一府之内,语言差异明显,确实让人费解。
(明朝时登州府和莱州府的地图)
招远这种方言的独特性,在与邻县的对比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通常来说,相邻的两个县在方言上具有共性,比如蓬莱跟龙口、栖霞南部和莱阳、栖霞东部跟福山等等,但招远的方言跟它的大多数邻居,似乎都不大相同。
在烟台的范围内,招远有四个邻居,分别是东北方向的龙口,东面的栖霞,西面的莱州,以及东南一角上的莱阳(主要是毕郭镇,跟莱阳的边界很短)。虽然跟龙口、栖霞和莱州有着漫长的边界,但招远话跟以上三者都有明显差别。以招远和栖霞为例,栖霞西部的寺口镇和招远东部的阜山镇相邻,平时这两个地方走动倒是不少,可说话口音一听就能听出来籍贯。
(招远和他的邻县们)
如果非要说相同点的话,招远话跟莱州话倒是多少有些相似。这种相似程度主要建立在外地人的听觉上,这两个地方的人倒是觉得跟对方互不相同。笔者曾经问过招远的朋友:“招远话跟莱州话一样么?”他的回答是:“不一样,但互相交流基本没有问题。”言下之意就是,招远话跟莱州话的差别,比跟烟台话的差别要小很多。
为何招远话会有如此特点?如果看一下招远的地形图,或许就能理解。俗语说“十里不同音”,这一点在大山里体现的更为明显,而招远就恰恰是一个多山的地方。
根据招远的统计资料,该市境内共有大小山头个,沟夼余条,很多大山就横亘在跟邻县的边界处,比如在东北方向,罗山阻隔在龙口和招远之间,难得在海边地形比较平坦,却还有一条“界河”;在东部,栖霞寺口、苏家店与招远阜山的交界处也是群山环绕,走一趟文三线公路就深有体会;在西部,招远蚕庄、齐山跟莱州平里店等地的交界处,也是山多。由于大山的阻隔,招远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方言因此自成一体。
(招远和栖霞之间的文三线,很多上坡下坡)
而莱州话之所以跟招远话有一定的相似度,主要是因为历史渊源。最早的招远县,只是莱州(掖县)下面的一个罗峰镇,直到金朝时才单独划出。因此,在宋朝时,罗峰曾经考出过一位叫作王俊民的状元,按照当时的区划,他就是莱州人,如果按照现在的区划,他则是招远人。不过,在明清时期,招远县一直属于登州府管辖,跟莱州联系逐渐减弱,差异不断增大。
那么,招远人到底有没有能“说上话”的好伙伴呢?答案是有,就是招远在南部的邻居,现在属于青岛的莱西市。关于方言的相似度,没有权威的数据分析,但就笔者感觉来说,招远人,尤其是招远市区以南(招南)区域的说话口音,几乎跟莱西方言一模一样。
这个原因也好解释,大沽河从招远发源,向南流入莱西境内,大沽河谷,是招远为数不多地形比较开阔的地区,因此莱西和招远之间的南北交流相对较多,促进了两地方言的融合。
来源:今日头条/头条号/胶东故事会
感谢作者辛苦创作
被提醒到的zan!
您点一个,就值0.5毛钱!
0.5毛也是爱,
帮小编涨工资!
招租
①
南北振华之间有门市房出租
面积不大,位置超好,门口修路,优惠出租
有意租赁发财者联系
②
建筑新村阁楼出租
水电暖齐,四季热水,精装环境舒服
③
面包车站对面文昌路11号烟草公司家属楼现对外出租:1梯5楼东户,建筑面积平方,3个朝阳卧室,带草屋,水电暖,天然气,太阳能,热水器,空调齐全,家具厨电齐全,拎包入住。后院停车方便。北邻实验幼儿园,实验小学,十六中,一中,文化区市场,位居市中心,购物生活十分方便,楼前楼后通透,采光好。有意者联系,月租,非诚勿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