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同学Mr杨,在济南工作,交了个烟台女友,国庆长假来烟台,因为不懂方言发生了些趣事。
国庆长假,Mr杨来到胶东一带,听人说话就蒙圈,一股海蛎子味儿~~还生了一肚子气。女朋友在济南的时候,都是含羞带臊地说他傻,结果一去了她家,她竟然这么说:你是不是彪!脑唔叫驴踢了啊!!!Mr杨当时就想:这话是不是侮辱我,要立马分手吗?
在烟台吃烧烤不像济南吃肉串心管红白腰,你得说来个板(鱿鱼身)来俩头(鱿鱼头)再考几个马波了(一种小鱼),没有马波了来点儿大头逛(一种鱼)也行,再给我考几个片片(小玉米面饼子)。
烟台话博大精深,据说高居山东17地市最难懂方言榜首,难不难,你们随意感受下......
“他大锅,你杰得向哪去呀。”
“向南奖疗机疗机捏两扩棒米,有椅儿莫向三了,大撅都奖撒随了。就朽儿再去浩两扩韭菜,过响儿两个包骨则逮。”
接下来就是总榜了,你知道哪里方言最难懂?哪里听得懂但不好说?
No.10济南话
省会济南话属于冀鲁官话。特点豪爽快直,日常语言交流当然也坦诚相见、毫无戒备之心,所以无需转弯抹角。而且唯恐词不达意,所以每个音节都发成重音。如“赛(蒙语,好)”。
老师儿,去趵突泉玩吧,杠赛来!
No.9莱芜话
绝大多数符合普通话和现代汉语,少部分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受邻近地区影响较重,有着谜一样的粗鼻音。
我种下二斤地蛋,上面都有蛤蟆眼,长假心情特好似礼拜天。
No.8潍坊话
属于北方语言(普通话的基础)中齐鲁方言的一个分支,其本身还有更细的分支,比如潍坊中部地区方言、青州方言、安丘方言、临朐方言等。潍坊方言也是大多来源于古代汉语。但潍坊方言有着自己的特色,后鼻音重。
张勃=就这样吧
白老人=不要骗人
勤哪里鼓捣了些这个个来啊?一大些都是胡咧咧!
No.7淄博话
淄博方言与济南方言发音大致相同,但带有淄博地区的地方性用词。并且淄博市下辖各区县之间所用方言所发声调,也存在明显差异,淄博方言以淄川、博山方言和临淄方言最具有代表性和特色。感觉舌头都要打结了。
俺爱你刚石节烈!
No.6青岛话
青岛话属于胶辽官话,其特征是舌音比较重。普通话的声调也被削减不少。基本上在某个程度上,要把普通话转成了青岛话,只需把普通话的声调改一改,把第四声保持不变。说青岛话的窍门,就8个字:“一三互换,二四归四”。
小嫚儿,嫩可真稀罕银!
No.5菏泽话
菏泽属鲁豫苏皖四省交界,其方言属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兖菏片(郑曹片)。菏泽方言读词语,如最后一个字大多会读成“子”音,菏泽方言读句子,如里面有“的”,大多会读成“lēi”或“lāi”如“美丽的(lēi)牡丹”……求把舌头伸直……
夜门横横(yē天honghang),俺上到街行(hāng),一个熊孩的,骑喽个破洋车的,一家伙奏对(duī)俺身行啦,非(摔)类(的)俺胳拉拜(膝盖)的疼,汗褂的也撂啦!
No.4日照话
日照的方言大约成熟于远古的东夷文化,时代有些久远,刚开始听不懂,懂了之后又觉得特别土。
做人不抖擞,不哈撒。
No.3临沂话
临沂方言位于汉语官话方言东部偏南地区,境内有冀鲁、中原、胶辽三大官话由于处于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与中原官话的交界地带,方言特点非常突出!轻声音节的方言特点尤为明显。
姐柳猴子真好吃!!!
No.2德州话
有的说德州话是天津话,有的说是北京话,却一点也没有山东味,再加上德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人员交流广,接受外来文化的机会多,所以德州话不能算太土。不过有些词、语,德州地方味太浓,有些地方特色,让人不知所云。
这粘(nian)粥嘛时候也喝不徐。
No.1烟台话
烟台方言可以分为三类,芝福片区(芝罘、福山、牟平范围),蓬黄片区(长岛、招远、栖霞、莱阳范围),掖县(莱州)片区。在各个片区内,烟台人说的烟台话也有明显区别,有时候不同地区的烟台人也互相听不明白对方的话。烟台话和普通话的主要差异在声母,主要表现在把j、q、x和zh、ch、sh混读。此外,腔调的影响也很大。比如在福山人的方言里,把“吃肉”读成“期油”(qi you),不仅读音不对,“肉”字的音调也变成了上扬声调。
我扩巧不了,扩各样死我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