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大盆大盆的小龙虾侵占了人们的餐桌。每年此时,“千万不要吃小龙虾”看似有理有据的网络传言都会随着季节传起。
诸如“小龙虾是侵华日军用来处理尸体的?”、“小龙虾体内重金属超标几百倍?”这些让我们这些小吃货心里有了很多顾虑……
这些让人胆战心惊的传闻,到底有几分真假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问题1龙虾是小虫子,吃不得?真相:
小龙虾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虾”,是一种如假包换的淡水虾,根本不是虫子!小龙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所以又叫美国螯虾。它是最具食用价值的淡水龙虾品种,年产量占整个淡水龙虾产量的70-80%。
问题2龙虾天生喜欢臭水沟?真相:
有这种错误的观点是因为小龙虾耐富营养化的水体能力比较强。以前大家都不吃龙虾,龙虾就乱跑,跑到下水沟,当时一些河道内由于农药、化工产品的污染,呈现富营养化现象,许多鱼类都死了,只有它比较耐活,加上个头比较大,时常被人们钓起来。也就是说它生活在污水里其实是无奈的一种做法。小龙虾真正喜欢的食物主要是动物类、小鱼、虾、浮游生物等。
问题3体内重金属超标?真相:
除了外壳,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大多集中在鳃和内脏中,而鳃和内脏主要集中在头部,我们吃的尾部并无太多重金属,所以引起中毒的可能性不大。
问题4携带肺吸虫,易造成”横纹肌溶解症“?真相:
据传有的小贩会用洗虾粉来清洗龙虾,让龙虾看上去干净一些,这些做法是属于违规的。而且目前,洗虾粉的成分如何、是否含有其他成分,都没有最终检测结果,因此不能断定它跟“横纹肌溶解症”有关。
小龙虾的确可能携带寄生虫,但其他水生生物同样可以携带。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是烧熟煮透,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度烧煮10分钟以上,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
问题5身体哪些部位不能吃?真相:
小龙虾本身来讲还是比较干净的,不过在挑小龙虾的时候,可以做一些观察,首先死掉的小龙虾千万不能吃,另外可以看看小龙虾肚子的颜色,有的小龙虾肚子颜色是深色的,鳃也是黑色的,这种最好不要选择。建议小龙虾带回家后放在清水里养一养,等它把脏东西吐出来,身体用刷子洗干净就可以了。
早在之前,就有记者拿了三家的小龙虾样本,送到农科院请专家进行重金属的铅镉砷检测。
因为依照往年检测,小龙虾头部最容易附着重金属,所以实验员将小龙虾头部和虾身部分分别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三份样品中,小龙虾身体可食用部分,全部低于国家限定标准,更有多项重金属镉含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但是到了虾头部分,结果逆转,就镉含量这一项,超过国标0.26每千克。砷含量检测,三份样品全部超标,砷含量高达1.1毫克每千克,超出国标1倍多。
这才是吃龙虾的正确姿势!吃了这么多年龙虾,居然吃错了……
1、虾腮够白就干净,虾肉很有弹性就新鲜
活龙虾在买来后,最好放在清水里养24—36小时,使其吐净体内的泥沙等杂质,杀死细菌。在加工龙虾时,是两腮里的脏东西要清除,因为腮毛里面吸附了很多细菌,虾壳最好用刷子刷洗。
龙虾细爪的根部最容易藏污纳垢,一定要剪掉。
外出吃饭判断小龙虾干不干净的办法是,看虾鳃够不够白。养在浅水区的小龙虾因为水中杂质比较多,鳃都会发黑。而只有在深水湖中养殖的小龙虾才会拥有干净的鳃。
对于烹饪好的小龙虾,如果尾部蜷曲,说明入锅之前是活的。如果尾部是直的,说明入锅之前就已经死了。
判断是否新鲜要看虾肉,如果松松的,马上要掉的就是不新鲜的了,新鲜的肉很有弹性的。
2、煮虾前去头要煮透
在被污染的环境中,小龙虾吸附的能力特别强,当它吸附重金属元素后,头部会自然产生一个“囊”,把重金属包裹起来。同样,龙虾头部是最易积聚寄生虫的部分,所以吃的时候要去头。要是煮之前能将头去掉最好。
3、过敏体质尽量不要吃!啤酒与小龙虾也不要搭配吃
比较常见的是,吃小龙虾出现过敏,比如浑身起红点,容易引起异性蛋白反应。在中医上,认为小龙虾是一种“发物”,所以,对于过敏性体质的人来说,应该少吃或者不吃。
过敏源因人而异,可能是小龙虾,也可能是加工过程中加的其它物质。
因为小龙虾嘌呤含量很高,对于一些特定人群,每次需要控制摄入量,如果再喝啤酒(嘌呤一样高),短时间内就可能引起血尿酸增高,引发痛风。
吃小龙虾的时候,不要与柿子、浓茶等一起混吃,吃小龙虾次数不要太频繁,一周三次以内为宜。
4、死掉的小龙虾不要吃
小龙虾体内蛋白质构成中含有大量组氨酸。小龙虾死后,组氨酸迅速转化成有毒物质组胺,就是烧熟后也很难消除,因此对人体有较大危害。
最后再给大家奉上吃小龙虾大攻略:
1、区别公虾母虾
2、去头吃黄
3、如何剥虾尾
小编看着这满屏的虾照片已经忍不了...
(来源:威海圈)
亲!觉得不错,记得给赞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