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莱州新闻
莱州文化
莱州名人
莱州历史
莱州要闻
莱州饮食

花姓在胶东不多见,明末一支花姓人由辽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花”这个姓氏,在胶东半岛范围内不太多见。如果仅看胶莱河以东,则笔者暂时还没有查询到花姓成规模分布的村落(乳山市冯家镇有花家疃村,但村里并无花姓人)。若把范围扩至明清时期的登州、莱州二府,则可以找到花姓聚居地。在原属莱州府的潍县地界上,就有相应的例子。

查询民国版《潍县志稿》、现代版《潍城区志》和地名资料可知,潍县地界不仅有花姓聚居,而且还有以此姓氏命名的村庄街巷,如城中有花家巷,城南有花家村等。

关于当地花姓的由来,民国版《潍县志稿》仅记载了一个渊源(多半是引述自花氏族谱)。而按照县志的说法,花姓迁徙潍县的过程可谓曲折。

根据记载,这支花姓人原籍在湖广,明万历年间,花姓先祖花达跟随刘国缙驻守辽东(多半为军籍)。后来辽沈被后金努尔哈赤攻陷,辽东不少军民渡海南迁于登莱二府。花达由此被安插到莱州府潍县居住。(注:刘国缙,明代辽东复州卫人,进士出身,以文臣身份参与过辽东战事,辽沈失陷后,曾负责在登莱招抚辽东流民。)

辽东军民被安插在登莱二府居住(相当于寄籍)这一点,在清康熙版《莱州府志》中也能找到相应记载。志中称:“金州卫、复州卫儒学,学在辽东,明时兵荒,士子逃亡,多寄食莱境者,向附府学肄业。”也就是说,辽东军民迁徙登莱后,士子读书也是挂靠在当地的府学中。明亡清兴后,这项政策没有马上废除,直到雍正年间才正式停止。根据记载,雍正年间上述政策废止之后,寄籍于登莱二府的辽东军民后裔大多转为就地州县民籍。这支花姓人就是在此时入籍潍县,传承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因这段特殊的历史渊源而落户潍县的家族并非仅有花姓,一支刘姓和一支房姓人也属这种情况。(注:《潍县志稿》记载境内有三支房姓人,渊源各不相同;刘姓的支派就更多。)#优质作者榜#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zhouzx.com/czxw/14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