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莱州新闻
莱州文化
莱州名人
莱州历史
莱州要闻
莱州饮食

莱州地界有霍姓人聚居,在历史上曾出过

“霍”这个姓氏,在胶东半岛的总体规模不大,就县市区分布而言,龙口和莱州是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区域(此为笔者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欢迎了解更多情况的朋友补充)。龙口霍姓的大体情况,之前曾有过简单介绍(以北马镇霍家村为例),这次就主要和大家探讨一下莱州(掖县)霍姓。

莱州“霍姓”虽然具有代表性,但其绝对人口规模并不大。在年版《莱州市志》列举的当地常见姓氏(占总人口比例1‰以上,含1‰,以当时莱州约86万人口计算,1‰即人)当中,并无“霍”姓。但当地部分村庄的确有成规模聚居的霍姓人(如城郊的后店子村以及沙河镇的岳里村等),并且霍姓在莱州历史上曾出过不少功名人物,因此其家族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关于莱州霍姓的迁徙渊源,笔者暂时没有见到详细族谱,但在清代《掖县志》中有这样一条记载,多少有些参考价值。

这条记载与北宋时期的莱州通判郭劝有关,志中称:“郭劝,字仲褒,须城人,进士。天禧中,判莱州。州民霍亮为仇人诬,死罪,劝为办理,得免。”从“州民霍亮”这个细节来推断,北宋之际的莱州就已有霍姓人居住。但经过历史变迁,当时的莱州霍姓与现在的莱州霍姓是否为同一家族?暂时无法确定。

到了明清时期,莱州霍姓逐渐在科举领域崭露头角。崇祯年间莱州保卫战获胜后,明廷下令嘉奖参与守城的掖县生员(秀才),名单中就有霍标、霍法健、霍明周、霍明夔等霍姓人物。而进入清代之后,霍姓家族的功名等级也有所突破。顺治八年(年),在山东辛卯科乡试中,掖县人霍日暄(字伯生)考取举人,后来出任邹县教谕。康熙二十三年,霍日昕(应该与霍日暄同辈)成为贡生。康熙二十四年(年,乙丑),霍峒考取武进士,官至松江营游击。乾隆十五年(年,庚午),同样来自掖县的霍鉴(字明远)考中举人。

在古代,联姻讲究门当户对,书香门第之间往往互为嫁娶。而在《掖县志》当中,也能“隐约”找到霍氏家族与赵氏等掖县望族之间联姻的记载。比如,《赵士宽传》中就记载道:“崇祯七年正月十有二日,流贼陷颍州。分守颍州凤阳通判赵公士宽死之。上恤死事者,以士宽与其妻女、仆役慷慨赴义事尤奇,赠士宽光禄寺寺丞、妻霍氏安人,予特祠。”这里提到赵士宽的妻子为霍氏,可惜没有明确记载霍氏父亲的名字。

此外,在烈女传中,《掖县志》还提到了一位霍氏,她就是明末参与莱州守城的生员霍明夔之女。志中称:“霍氏,庠生霍明夔女,年十九归廪生安士杰为继室,五年而寡,志以身殉,密储舅姑送终具,阅七日,于夫棺首引绳而死。”而乾隆年间,当地还建有一座为纪念另一位霍姓妇女的贞节牌坊,即周惠吉妻霍氏。总得来看,明清时期的莱州霍姓家族,还是有存在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zhouzx.com/czxw/14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