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莱州新闻
莱州文化
莱州名人
莱州历史
莱州要闻
莱州饮食

莱州市教科研简报27

莱州市教科研简报

-27

组织参加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研讨

莱州市组织教师参加烟台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研讨会

为切实提高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年9月17-18日,莱州市教研室组织高三数学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赴招远一中参加了烟台市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研讨活动。

17日下午,分别听取了招远一中路娟老师试卷讲评课、招远二中吴占宁老师“导数求参数问题”专题课,课后由招远一中、二中数学教研组长、招远教研员、烟台教研员分别作了点评,四位老师充分肯定了老师们针对数学新高考特点新颖的备课思路和授课方式,同时又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18日上午,首先听取了蓬莱教研员方慧娟老师“新高考试卷分析及备考启示”的报告。报告详细分析了年高考数学一卷的试题特点,结合具体题目对“低起点,多层次,高落差”的科学调控策略进行了分析,同时把年的高考试题与往年高考试题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如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给予了操作性的指导。然后,牟平一中李敏老师结合自己的阅卷经历对学生试卷答题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做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建议。招远一中的陈建芹老师和烟台一中的解湘萍老师分享了他们优生培养的做法。

最后,教科院翟雷厚主任作了《守正创新固本强基扎实做好一轮复习备考》的报告,翟主任从命题方向、高考形势、备考路径等方面分析阐述了一轮复习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老师们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对新高考形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明确了高三一轮复习的方向,收获很大。

组织参加烟台高三地理教研

莱州市组织教师参加烟台

高三地理教研活动

为准确把握地理学科高考形势,科学制定复习备考策略,切实提升一轮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实效性,学习其他县市区的备考经验,年9月24-25日,莱州市教研室组织高三地理教师赴烟台一中参加了烟台市一轮复习备考研讨活动。

24日下午,首先听取了烟台三中楚文通老师“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分析,楚老师详细剖析了年山东高考地理试题,并对年备考提供了建设性建议、牟平一中杜艳丽老师作了“精诚协作务实备考”经验交流,并分享了年高考地理备考经验。接着莱州教研室任福祥老师根据近年来地理高考素材多选取“生活情景、生产情景、学术情景”,自然地理注重风、沙、水、气考查趋势,结合暑期西藏旅行考察所见所闻所思,作了“创新地理思维方式,研学思考”报告;最后,教科院巩天佐老师基于全国高考地理考查特点,结合山东地理高考,作了“基于素养,注重逻辑”的备考学术报告,并对复习备考工作提出了指导建议。

25日上午,分别听取了烟台一中金顺老师“水循环”、烟台十四中朱龙高老师“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莱州一中任国山老师“水循环与水量平衡”三节复习示范课,课后由龙口一中地理教研组长赵显鹏老师、烟台三中地理教研组长李卫成老师、烟台一中地理教研组长赵沛老师分别作了点评,三位组长充分肯定了老师们针对地理新高考特点新颖的备课思路和授课方式,同时又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最后,教科院巩天佐老师对本次研讨会作了总结:一轮备考研讨会虽然结束了,但对新高考的研究仍然走在路上。

参会教师纷纷表示,这次高三地理一轮备考研讨会,恰逢其时,为下阶段高三地理备考指明了方向。

组织初中视导评估

教研室组织全市初中学校视导评估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规范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年9月21-25日,莱州市教研室对全市初中学校进行了视导评估。

本次视导评价分为两部分,学校部分和教师部分,权重各占50%。学校部分包括教学管理、常规落实、教科研、课程评价4个方面。教师部分包括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单元检测、教师自修、教改教研7个方面。初一和初三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及所有道德与法治教师近人接受了视导。

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教研室抽调了全市业务骨干组成评价小组,教研员任组长,负责学校教学工作视导评价,其他成员负责教师教学工作视导评价。从9月21号开始,6个视导小组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每天听课、评课、检查材料、反馈意见,忙得不亦乐乎。视导成员对每位被视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均写出简要的书面反馈报告,分学科当面逐人进行交流、指导,指导的重点是课堂教学。

全市32处初中学校,不一样的风景但教风学风都比较正气,有很多值得圈点的地方,老师们认真准备,精心授课,涌现出大批优秀的课例;提交的材料整齐统一,严谨细致,展示了良好的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朴素热情的老师,阳光健康的学生,让人感受到莱州教育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正气与和谐,让人感受到莱州教育的力量无处不在。当然,一些学校一些教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视导过程中也即时进行了反馈和指正。

本次视导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和育人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抓实教改教研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提升育人水平与效益,推动了全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初中四组视导评估

幽谷飞香不一般

——视导评估小记

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学视导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与促进作用,莱州市教研室进行每年一次的教学视导工作。9月21号到9月25号,教研室刘笃军老师带领视导评估第四组的陈玉玲老师,禹兴林老师,邵文娜老师,韩英杰老师参与了本次教学视导工作,第四小组共视导五所学校,分别是经济开发区学校,三山岛学校,路旺学校,双语学校和神堂中学。

从检查情况来看,各学校教师基本能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教学问题的研究,教学计划制定详实,精准把握本学科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理念。有契合本班学情的具体分析,有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阶段任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从备课环节来看,集体备课齐全,课时备课教案规范、完整,内容充实,基本做到备详案。教案环节齐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内容;以及教学后记(即教学的反思、反馈和补救措施)等。集体备课较好,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重复教案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基本不存在使用同一个旧教案的现象。备课中体现了从主要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向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师生互动活动体现明显。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整合,能够适当取舍、增补。每节课后都有教后反思。双语学校在电子备课及导学案运用方面较为突出。

信息化教学融入到了学科教学中,合理使用PPT,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提供大量的图片素材等,吸引学生,提高兴趣,使抽象化的东西具体化。双语学校的智慧课堂,省时省力方便高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维教学目标明确,老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行,每个环节都为教学目标服务。在有目的的传授知识和教授能力的同时,不忘德育教育的渗透。

教师能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则能乐于发表,积极参与。同时很多老师在课堂中发挥小组合作的功效,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学生参与度高,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进行思考。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课堂上思考问题的时间分配。要注意学生能力培养的倾向性。加强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初中五组视导评估

向青草更清处漫溯

——初中五组视导评估

为了检验一学年来全市初中教学成果,全面提升全市初中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9月21日—25日,在莱州市教研室的统筹安排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视导评估。第五工作小组在秦静老师的带领下,深入郭家店、柴棚、平里店、沙河、汇泉五所中学,从教学常规、课堂教学、教研教改等方面,对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学科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视导评估。

课堂教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45分钟能带给学生多少收获,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专业素养,因此课堂教学是此次评估检查的重中之重。

整个评估过程中,评估小组深入课堂,见证了单元主题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执果索因、情景导学、案例教学等先进教育理念在课堂上的呈现,以及一体机、希沃软件等多媒体手段在课堂的普遍使用,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变革,切实提升了课堂效率和课堂质量。同时,在听课过程中,一堂堂凝聚着智慧和探索的课堂,感受到的是老师们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与热爱。

教学常规和教研教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备课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备课的质量直接决定上课的质量。

目前,莱州市的多数学校已经开发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适合教情和学情的电子备课模式,并实现了集体备课和个性化备课的优势互补,促进了教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与此同时,教研教改也是各学校努力突破的着力点,投身教研教改是教师成长的有效载体和手段,更是教师自我发展和实现的有效途径。

老师们尤其是年轻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教改,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以教研教改促教学,实现了专业领域的快速提升。

反馈提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评估的意义在于既要发扬优势更要弥补不足,走进每一所学校,通过深入课堂和检查材料,均发现了很多亮点,也发现了一些不足。通过第一时间的学科集中评课和材料检查反馈,参与视导评估的学校和老师进一步明晰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尽快确立新学年的努力方向。认真检查,及时反馈,不断提升。唯有如此,才能让视导评估真正能成为教育教学的福音。

总之,一路走来,有感动,有收获,有思考,有激励。也更加坚信,只要我们继续大胆探索,砥砺前行,我们莱州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可以采撷更加丰硕的果实,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zhouzx.com/czwh/7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