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在古代也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你知道莱州的历史吗?那就让我娓娓道来:
历史/莱州莱州市因古莱州府驻地而得名,旧称掖县。古为莱夷地。掖县一名最早见于《战国策》:“(齐襄王)益封安平君(田单)夜邑万户”。《说苑》作掖邑。以掖水(今南阳河)得名。
莱州之名始于隋朝,年改光州为莱州,为莱州地名之始。
夏称莱夷地,有过国。商为莱侯国。周属莱子国。
战国时,齐置夜邑。秦属齐郡东境。
西汉置掖县,为青州东莱郡治。《元和郡县志》:“掖水出县南三十五里寒同山,故县取为名。”《前汉书·地理志》注:掖水北流入渤海,其所入处,正当莱州湾之南岸。实渤海之右掖。”晋为东莱国治。
南北朝时,北魏分青州东部置光州,辖东莱、长广、东牟三郡,掖为州、郡治隋废郡改光州为莱州,领县九;后又废州复东莱郡。
唐复改东莱郡为莱州。宋、元皆沿唐制。明升莱州为府,辖二州五县。
清因之。民国初年废莱州府设掖县。年3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属胶东行署北海区。年1月,析掖县南部置掖南行署。年3月,复并入掖县。
年2月24日,撤销掖县,设立莱州市。
听老人说以前莱州府很大的据历史记载:
明洪武元年()升为莱州府,治掖县。登州、宁海州归其管辖。六年()降为莱州,九年()复为府,辖附郭县掖县、平度州和胶州。平度州辖昌邑县和潍县,胶州辖高密县和即墨县。
清沿明制,康熙五年()设登莱道,治于莱州。康熙三十七年()改为登莱青道,仍治于莱州。乾隆年间(——),将掖县划分为储积、龙德、神山、临过、仙化、进士、八里共七个乡,下辖八十三个社。光绪三十一年(),胶州(含高密、即墨)升为直隶州。宣统二年()清廷划莱州为城区、沙河区、储积区、龙德区、福禄区、神山区、仙化区、掖源区、临郭区、淇水区、朱桥区、西由区,区下分社、村。
民国二年(年)废。
知道莱州为啥有五里侯旨,其实顾名思义,就是在五里之外迎接圣旨的意思。
其实莱州老城区很繁华的,以下是在网上找到的图片记录着莱州的历史
老德裕昌
难不成这个是老一中
雕塑公园的大象滑梯,好怀念
大金鹿还记得吗?小时候坐在横梁上时间久了这酸爽
莱州人民政府
这个真的不知道是哪里
莱州市成立
不知道是哪的十字道口
这张照片据说是建设中的老电影院
这个我知道体育场,小时候学校还在那开过运动会
这些照片激起了儿时的记忆,不知你还记得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