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期(总第期)
编者按:
12月13日,莱州电视台《民生视线》栏目报道了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成绩,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市教体局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主持人:近年来,市教体局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文泉学校多媒体教室,一堂语文课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进行着,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电子白板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图片、声音和视频,更加生动准确地为学生展现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文泉学校学生:老师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把书本上的知识用图片、ppt在白板上直观地展示出来,利于我们学习、记忆,帮助我们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文泉学校初中部教导主任杜建军: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实现了班班通,上课之前都要求老师们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运用多媒体设备,将课本上的知识以图片等形式直观地教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学成绩也大幅提高。
目前,文泉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电子白板,高标准的录播室可以实现多机位拍摄、高清录制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效率,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
文泉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和科技创新实验室
在金城镇中心小学的录播教室里,孩子们正在和第二实验小学的同学们进行城乡网络视频互动,通过多媒体设备,乡村学校的孩子们不仅可以听到城区优秀教师的远程视频课,还能和城区孩子们进行互动。
金城镇中心小学学生刘梓涵:我非常喜欢现在这种学习方式。以前老师上课都是用粉笔在黑板上写,现在是用电脑教给我们知识,而且还能和二实小的老师、同学进行互动,非常有意思!
金城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杜晓丽:通过多媒体设备,学生们坐在教室里就能够听二实小的老师上课,教师们不但可以通过视频回放检验自己的课堂效果,还可以与二实小的名师进行互动教研,达到城区与农村学校资源共享的目的。
金城镇中心小学和第二实验小学通过网络同上一节课
现如今,农村办学条件的进一步优化,缩小了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在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方面的差距,有效促进全市教育的均衡发展。今年以来,市教体局不断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助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全市教育“宽带网络校校通”全面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基本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取得突破。
郭家店镇中心小学利用多媒体开展家庭教育宣讲
实验小学的电子白板教学和录播教室
城港路街道中心小学微机教室
市教育装备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柳宗义:年,市教体局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投入多万元更新学生用机、配备多媒体设备、建设录播教室,全市教育技术装备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覆盖城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