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于营长后人郑重地同我们讨论。我们原来意见是希望莱州有关面能对于营长老宅予以挂牌保护,但是于家后人认为49年土改中于家老宅被分割分给十余户农民,几十年过去已面目全非,何况牵涉现在住户产权,老宅又无当年照片,恢复原貌似不可能。
经过讨论决定放弃这个方案。
我们陪同于家后人先后走访了市委统战部,市府民政局和市委台办,希望能追认于恩涛为烈士,有关方面态度积极,愿给予配合。若于恩涛烈士身份得到确认,可以在莱州革命烈士陵园立碑纪念。
与台办潘主任和党史办孙主任合影
下午,莱州市革命烈士陵园负责人陪同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
陵园所在地叫玉皇顶,位于掖县县城外一座高地。年初,掖县各界抗日志士在这里集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打响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第一枪。起义军攻克了掖县县城,惩办了汉奸伪县长,建立了抗战县政府。这里成为胶东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成千上万的掖县儿女在战斗中牺牲,烈士陵园中就安葬着近千名牺牲的烈士。
参观玉皇顶烈士陵园,园长杨世伟先生亲自为我们讲解
陵园负责人表示,虽然这里安葬的大都是八路军烈士,于营长为国牺牲,也希望能在陵园有一席之地。
经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向民政部申报有关材料,尽快争取国家认可,以告烈士在天之灵。
于家后人经过努力,在山东省立第九中学(现莱州市第一中学)学生名册上找到了于恩涛的名字。这所中学是掖县的最高学府,非常难考。于营长于年进入山东省立第九中学校十九级学习,当时只招收了一个班的学生。巧的是,侯大姐本人也是莱州一中初中十七级、高中七零级的学生。她年入的初中,比舅舅整整晚了40年。
侯大姐找到的校友名录,上面有于营长的名字
大家同意加强联系,共同努力,为于烈士早日得到国家认可而努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