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
一眼望三国”的区位条件和内环三江的水文地理特点,为江城县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三国交界的十层大山、李仙江畔的亚热带雨林、狮子岩大山的奇峰异石、曲水乡的万亩胶园、牛洛河的万亩茶园、中老边境的7号界碑、整董镇的傣家竹楼,可使旅游者饱览边疆的壮丽山河与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
边境旅游,从江城县水路可通越南的莱州(省)、河内,陆路可达老挝的丰沙里(省)、万象。
民族文化资源
江城县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6个世居民族中除哈尼族和拉枯族外都有文字。独特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居建筑、民族服饰、传统节日、民歌民谣、民间舞蹈丰富多彩。
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哈尼年”、“火把节”、“泼水节”、“盘王节”和各种祭祀活动,舞蹈有跳笙、嘎尼尼、阿迷车、虎脊舞、孔雀舞、祭祀舞等10余种,乐器有葫芦笙、直箫、三弦、锯锣、鼓、竹筒、响蔑和地芦杆、吹叶子。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原始宗教、佛教和基督教。
主要节庆活动
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两年一届,中老越三国间轮流举办,时间由三方商量确定
哈尼节:每年12月20日前后在曲水举办
泼水节:每年4月13日至4月15日在整董镇举办。
三丫果节暨火把节:每年8月份三丫果成熟时在国庆乡举办
盘王节:每年农历10月16日在各瑶族村寨举行。
特产美食
牛洛河万亩茶园闻名全省,橡胶品质优良,供不应求。云雾茶、茶王茶、南江奇兰、报春银毫、江易毛峰等15巳个品牌在国际国内获奖,白糖销往俄罗斯和蒙古。麻线谷、大毛毛谷、三百子等优良稻远近驰名。
三丫果是一种野生的绿色食品,其果肉以三辨为主,有紫色和白色两种,汁多、味甜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市场争相抢购,是老少皆宜、馈赠亲朋的好礼品。
江城大黄鱼是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的特产。江城大黄鱼产于勐野江、李仙江和曼克1中,头扁身圆,体表无鳞,亦无粘液,鳍须发达,内原无刺,体重每条可达30多公斤。
瑶族大粽粑,汉族吃粽子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而瑶族人包粽粑则是在瑶族传统的“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
▲山茅野菜
▲昆虫制成的美食
除此,还有江城小狗牛、江城香软米、江城紫胶、牛肉酸菜等。
重点是还有年12月30日-年1月1日的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这一次又轮回到中国·普洱·江城隆重举行!小小的丢包,承载了爱情,也尽显了三国人民的友谊。
民族风情方阵巡游、三国文艺展演
“丢包传情·山歌定情”是中老越三国交界地区世居民族共有的传统习俗和美好情感,丢包不仅仅传达着爱情,也传达着亲情、友情等世间的真挚、美好情感。
各位馋猫们,江城人民喊你来过丢包狂欢节,顺便尝尝江城人一辈子都戒不了的凉拌呀,醒醒你的味蕾,走起呗~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江城人元气满满的中午,从一份凉拌开始,从一碗凉米干开始,街头巷尾缤纷多样的美食,就是江城人对生活的不将就。
酸木瓜、生芒果、酸哆依、酸扁果,都是最具特色且大众化的美味,用盐巴、味精、小米辣,各种佐料拌一拌,那味道别具滋味,分分钟就能吃得见底。
“大嬷~”、“来碗凉米干,加个卤蛋”、“还要一碗糖水”。双手拎满凉拌,再来一份凉米干,才是江城中午正确的打开方式,这才算得上所谓的完美。
在江城,吃凉拌是不分季节的,春夏秋冬,随处可见拿着竹签吃凉拌的人们,凉拌入口,酸中有甜、麻中带辣,相当过瘾,好吃到妙不可言,根本停不下嘴
舂读音为(chōng)舂鸡脚、舂豆腐、舂酸扁果、舂山楂等,是江城少数民族很特色的凉拌吃法,把原始食材与佐料一起放在臼里捣碎,既保存了食材原始的味道,又清爽不腻,很是够味,是吃过一次,就会上瘾的凉拌。
舌尖上的江城无辣不欢,小米辣注定是戒不掉的人间烟火味,对于辣,大家都是爱得深沉,吃完凉拌之后,常挂嘴边的一个词就是“爽!”
除了凉拌,我们江城还有很多美味,来吃凉拌,只是你来江城其中的一个理由,馋猫们赶紧组队来江城吧!除了品尝江城的美食小吃,还可以到老挝边境潇洒一下!
五条经典旅游路线
中国江城县→勐康口岸→老挝约乌县→勐康口岸→中国江城县。往返里程公里(一日游)
中国江城县→勐康口岸→老挝丰沙里省→勐康口岸→中国江城县。往返里程公里(三日游)
中国江城县→勐康口岸→老挝丰沙里省→老挝乌多姆赛省→勐康口岸→中国江城县。往返里程公里(六日游)
中国江城县→勐康口岸→老挝乌多姆赛省→老挝琅勃拉邦省→勐康口岸→中国江城县。往返里程公里(六日游)
中国江城县→勐康口岸→老挝丰沙里省→老挝乌多姆赛省→老挝琅勃拉邦省→勐康口岸→中国江城县。往返里程公里(八日游)
交通
江城县位于云南省南部,东与红河州绿春县为邻,东南与越南接壤,南与老挝交界(国境线长公里,中越段67公里,中老段公里),西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景洪市毗邻,西北与翠云区、普洱县相连,北与墨江县隔江相望。东西横距公里,南北纵距64公里。县城勐烈镇海拔米,距昆明公路里程公里,距市政府驻地翠云区公里。
部分资料摘自江城旅游及网络,玩转云南综合发布
-en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