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胶东半岛的姓氏当中,若以明代为界,隋姓和于姓则可算作“土著”。民国版《莱阳县志》所列举的“金元故家”当中,这两姓就榜上有名。而根据记载,两姓在当时又都涌现出不少官宦人物。古时联姻讲究门当户对,隋、于同为莱阳县望族,彼此之间就多有联姻。本文就是谱牒研究者于洛川先生根据族谱所进行的一些整理,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以下是正文——
金元间,吾县(注:莱阳)最显者莫过于隋氏,其四世讳宝者金末隶伍,充管军谋克,旋为都总领,怀远大将军,镇行村海口,及元授莱阳令,莱州节度判官,终高密令。四男讳世昌者,佐元定鼎,授安远大将军,沂剡上副万户,谥忠勇。常闻耄老者言余社旧有隋氏大茔,地四十亩余,有隋郡侯墓,前立石有文:元定海郡侯谥忠勇世昌之墓,又传郡侯之族与吾氏累世故交,互为婚姻者,不可胜数,至莱阳隋君出其家乘,始信故老未有虚言,与隋氏为婚姻者如永义王赵均用,青州刺史、骑都尉开国男宫礼之父宫溪,大嵩卫世袭指挥、诰封武略将军赵全,邑之鸿儒咸唯一等俱为时之贤达。隋、于两姓同为半岛地区尤其是莱海栖地区金元时期重要姓氏,故整理其族早期与于氏为婚姻者,以供来日作谱者参考。
(隋氏)四世隋宝公生子六、女一,女适莱阳城里于门、授莱州库使剡公之四男,授莱州长史,山东盐场管勾,赠朝列大夫,河南郡伯,名玠
按城厢《于氏族谱》:六世于玠,字君玉,初为莱州长史,继为邑司征,迁山东盐场管勾,泰定甲子以子深追赠朝列大夫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骑都卫尉,累赠大中大夫,进爵河南郡开国伯,金天兴甲午生,延祐丁巳正月廿六日卒,御赐祭葬,崇祀乡先生祠,事详吴国史所撰墓表铭,载邑志、万姓通谱,配氏隋福广,行村历莱阳县知县、高密知县隋宝长女,定海郡侯世昌胞姊妹,诰封河南郡君,祔父茔,至正辛卯子月孙谅等立石志,阳有墓表铭,阴有宗派图,女二。
五世隋世昌公元配于氏系城里任莱州库使剡公之女
按城厢《于氏族谱》:五世于剡,居县坊内宣化里,莱州库史,配王法全,继配陈氏,祔父墓北偏西,子四,女适行村文林郎莱阳知县隋宝四男安远大将军定海侯世昌。
六世隋国英公生一女适莱阳城里于门授棣州知州深公之长男,授中山知府名谅。
按城厢《于氏族谱》:八世于谅,初为辰州学正,至大戊申受从仕郎,太子通事舍人,皇庆癸丑迁承事郎,山东东路都转盐运司丰民场司令,延祐丁巳升保定路随州判官,至治壬戌迁承务郎,都漕运转司大京仓监支纳,天历己巳受奉议大夫龙兴路总管府治中,至元丁丑转朝列大夫庆元路船舶司提举,戊寅受中顺大夫真定路中山府知府,至正辛卯为大夫立碑,崇祀乡先生祠。载邑志,有传。配氏宫,河南郡君。继氏隋,莱阳县君。定海侯隋世昌孙女,荫生官管军总把万户府万户国英女。
六世隋国政公配于氏
未详所出
七世隋仲温公女适于信,此条出自于氏族谱
按城厢《于氏族谱》八世于信配隋氏,莱阳典史隋彦通一名仲温女。
十一世隋才富公配于氏系城里耆宾授泾阳县丞敕赠文林郎通公之女
按城厢《于氏族谱》十一世于通,字彦亨,乡饮宾,以长子贵,敕赠承事郎泾阳县丞,洪武丙辰子月二十九日生,景泰乙亥七月十一日亥时卒,享年八旬,配氏焦,敕赠孺人,葬马山埠故宅西南,成化癸卯子月十三日祔六世祖河南伯茔后父墓北,甲辰子月孙睿立石志,女三,长适义官朱刚,次归迟进。
三未载,当即适隋门才富公
十一世隋习公配于氏系城里贵公之女
按城厢《于氏族谱》十一世于贵,七品散官,配氏王,例封孺人,祔城南老茔,有碑,子三。
十一世隋桂公配于氏,系海阳郭城村大洋公之女
按郭城《于氏族谱》四世大洋,配申氏,长幼次序勒于福祖碑阴,然除福祖一支外,余无可考。
十二世隋诣公配于氏,系莱阳城里真公之女
按城厢《于氏族谱》十二世于真,配氏张,子三。余未详。
十二世隋进公配于氏系莱阳举人,授江阴训导升公之女
按城厢《于氏族谱》十二世于昇,景泰癸酉六十名举人,授江阴县训导,邑有观光坊。
十二世隋福明公配于氏系城里岁贡奎公之女
按城厢《于氏族谱》十二世于奎,天顺丙寅贡。
十二世隋福还公配于氏系郭城村福公之女
按郭城《于氏族谱》五世于福,配车鲁氏,合葬于家庙后砖坟茔前之西南隅,子三,福祖碑面勒文云大明正德十四年己卯冬十月初七日吏部听选监生曾孙景贤稽首追立,碑阴有支派图。
十二世隋然公配于氏系栖霞举人授巨鹿县训导宁公之女
栖霞谱书阙
十三世隋志公配于氏
无所考
十三世隋導公配于氏系潍县举人,授阜平县知县周公之女
按潍县《于氏族谱》七世于周,字绍殷,号退翁,明丙辰科拔贡生,弘治顺天戊午科举人,历任直隶威县、邯郸、阜平知县。享年七十四岁。
十三世隋志然公配于氏,系莱阳城里岁贡,授商州州同桐公之女。
疑为城厢于氏十三世于璿女。于璿,一作于睿,成化丁亥贡,授商州同知,敕授征仕郎府军右卫经历司经历。
十三世配于氏系郭城村渊公之女
查郭城江支谱书,无所考。
十三世隋志高公配于氏
无所考
十三世隋兰公配于氏
无所考
十三世隋朝用公配于氏
无所考
(本文作者:于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