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带大家领略胶东乡村的风土人情,这次要介绍的地方名叫“赤土岘”,位于平度市旧店镇的辖区内。
(▲赤土岘村的位置示意)
赤土岘,是一个地理位置相对特殊的村庄。这里毗邻平度和莱州的交界线,从该村往北不远,就是莱州市郭家店镇郝家沟村的地界。而考虑到平度和莱州又分属青岛和烟台管辖,这个村庄也相当于地处烟青两大市的交界线上。
(▲旧店到石灰陈家村的公交车路过赤土岘村)
平度和莱州之间有着漫长的边界线,沿线的村庄其实并不止这一个。而赤土岘的特殊之处还在于:该村在过去曾属掖县管辖,后来才划归到平度。
根据上世纪三十年代编纂的《四续掖县志》的记载,当时的赤土岘村归掖县第八区的凤凰乡(乡公所在李家村)管辖。
(▲省道上的烟青界牌)
而到了四十年代,掖县和平度县之间有过一次边界调整,赤土岘村就是在那时从掖县划归平度。对此,《莱州市志》记载道:“年掖县第八区所属的杨家、满家、陈家、赤土岘4个边境村划归平度县境。”
不管是掖县还是平度,民间都广泛流传有“明洪武二年四川移民”的传说,但赤土岘村却有些与众不同。关于该村的由来,《平度市地名志》记载说,明洪武年间,刘姓由莱阳南墅迁此建村,取名刘家庄,清康熙十九年,改为赤土县,后将县改岘,故得名赤土岘。
(▲赤土岘村及周边风光)
上述说法是否完全准确?暂未见详细考证。不过,“赤土岘”曾写作“赤土县”这一点倒是可以肯定的。因为,《四续掖县志》中提到的名称就是“赤土县”。
按照《平度市地名志》的记载,赤土岘最早是由刘姓建村。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当地的姓氏结构已经多样化,有胥、张、李、刘、林、陶、盛等。其中,胥算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姓氏了(旧店镇辖区内还有个胥家村)。
平度北部地形多山,适合发展林果业。在历史上,赤土岘村很早就开展苹果种植,曾连续多年被评为青岛市无公害苹果示范基地、青岛市果业强村,年还被评为青岛市“一村一品”专业村。等到秋天收获时节,这里红果满园,远处又有壮观的两目山作为映衬,景色相当不错。感兴趣的朋友,有机会可以去实地参观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