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莱州新闻
莱州文化
莱州名人
莱州历史
莱州要闻
莱州饮食

平度文坛那些事儿一一兼说文脉西部文明播

●朱文松

年冬,一位自京华归来的名家站在三合山顶上远眺,发现这形似笔架的山就是一条连接南北走向文脉的制高点,山南出作家,山北出书法家。

依照此说,平度还有中、东两条文脉,中出书画名家,东出大作家。不信,听我为您数一数。不说古代所出的状元、进士和举人,只表一表现代的名人雅士,便让您心服口服。

中文脉由大泽山至南村,中经平度古城。明清两朝,连接平度州和莱州府的官道便是自平度城经大泽山镇的高望山下进入掖县境内的。一个世纪前,由莱州沙河至青岛的“青沙公路”开通,缩短了莱州湾与胶州湾的距离,沿线民众得以方便交流,形成了语言、风俗相近的“青沙路文化”。贯穿于南北的村镇,同时走出了众多的书画名家,看似是现象,实则是必然,如万物是一理的地标产品,只有特定的土壤、水质和气候,才能孕育出特定的名优物品一样,需要特定的条件。

早在一百余年前,教会女子学校便在平度城北的七里河村开办。当时,周边乡镇的民众有钱便用于买房子置地,而七里河一带则用于供子弟读书。因此,培养出了一代语言大师罗竹风,金石大家姜守迁,著名画家姜宝星、姜宝林兄弟和姜宝申、姜月轩与姜志鹏等等,形成了一条“姜氏画家胡同”。

中文脉的北端有著名的天柱山魏碑和大泽山刻石,自古便是名家汇集之地。从这里走出了著名山水大家梁天柱(青杨)和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登舟(高家)。由此向南,行至群山环抱的棘子嶂村,这里走出了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崔之放和书法家协会会员崔之臣兄弟。翻过小豁口,东侧北窝洛子村出了个史志专家兼书法家的王洪业。由此向南依次是“画家胡同”的七里河和尚家上观村,美术家协会会员尚奎元便诞生在尚家上观村。再向南是大十里堡,为山水画家高杰的村庄。西北翼为昌里,是元代昭武大将军崔世荣的长眠之地。山东书法家协会会员崔云亭和崔文瑞父子便是这大将军的后裔。还有将军书法名家康成元也是出自此地。东北翼是崔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吕胜中,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张涌以及诗人刘成爱等便是从这里走出的名家。

平度城南依次是张戈庄和南村,美术家协会会员尹锡贵,书法家协会会员隋守训,著名书画家张靖,尹凤坦,徐国华,崔秀敏(张戈庄位家),张吉鹏,张林亭,张乐文和张克仟等便是这里人。东南翼麻兰,有书法家协会会员金秉坤,散文作家张陶莉。西南翼蓼兰有美术家协会会员王春生(女),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张锡之,焦之伟,王瑞邦以及董兆基等。白埠有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善杰、傅绍荣和名画家任作霖等。

东文脉自旧店至仁兆,为龙虎之地,曾是汉代的胶东王都。此地虽然出了几位画家,如程存恩(罗头),李岩亭(云山),庞一行(云山),史春堂(仁兆)和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齐志前(云山)等,但最为耀眼的是这里走出的作家。如喜盈门作者辛显令(古岘),山东省作家会员陈传瑜、陈传珂(古岘)兄弟,李忠义(旧店)与王坚平(云山),作家会员王忠友(两目)和散文家张敏(祝沟)等。

平度是个具有年文明的历史古城,自古文星灿烂。这三条文脉的兴盛,实际是“两河(胶莱河和大沽河)”与“一山(大泽山)”文化的融合,也是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的大融合,相信,这三条文脉上,还会涌现出更多的文艺名家,因为有中华文明的粗壮宿根,根深,必然叶茂。

作者/来源:瞰青岛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zhouzx.com/czls/13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