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事务预审再升级
村庄开会也得守规矩
“对不起,李书记,刚才支委会您临时提出的‘花费元维修村委办公室’议题,今晚不能在党员大会上研究。现在村庄开会研究的所有议题,必须提前经过街道党工委审批。这个议题,街道没批复,不能研究!”包村干部在街西村党员大会之前直接否决了这个议题。
预审会议议题
村庄开会有规矩
从4月份开始,为了进一步推进村级事务“四议三审两公开”制度落实落细,解决部分村庄“先会后报、屡罚不绝”的弊病,同时避免个别村庄“逢会必吵、会上乱议”问题,三山岛街道出台了《关于深化落实“四议三审两公开”制度对村级会议议题进行全面预审的通知》,在原有预审制度基础上预审再升级、制度再健全。
街道各村庄各召开党员大会
对重大事项进行审议
凡涉及村庄需要提交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审议和决议的所有会议议题,都要按照“四议三审两公开”程序提交街道进行决策和实施。
简单说,就是村级重大会议议题,必须提前预审报备。
规范预审程序
把好审批“六道关”
周二前,各工作处对片区村庄上报会议议题和重大事项把“第一道关”,不成熟上会研究的议题不予呈报。
周三,党建办对预审流程把“第二道关”,未附详细资金或使用方案的重大事项不予提报。
周四上午,党工委副书记就议题参议人员、列席部门把“第三道关”,确保会而能议、议而能决。
周四下午,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对村庄会议议题和重大事项把“第四道关”,确保预审结果科学有效。会上,包村干部逢会必到,把“第五道关”,确保会议议事按议程有序进行。
月底,《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预审情况通报》把“第六道关”,对未按要求申报议题开会的村庄负责人扣罚工资,并责令整改。
预审只是预防
监管确保“阳光”
与预审报备这道“紧箍咒”相比,公开透明才能打造“阳光工程”。
对此,三山岛街道进一步强化“三务公开”监管,紧紧围绕“钱从哪儿来、花到哪儿去、干了哪些事、效益如何、有无问题”这条主线,将村级项目资金的来源、去向、过程、效果、问题、投诉等方面全过程、全时段进行公开公示,接受全面监督,进一步健全完善街道村庄集体“三资”监管、村级工程项目监管、村级补助资金监管等制度,构建起事前对标准、事中看流程、事后核程序的监管体系。
不是“中梗阻”
严管才是厚爱
村级重大会议议题预审,是三山岛街道在厘清村级预审的边界、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方面新的探索;也是抓实农村干部管理、护航乡村振兴方面新的尝试。
一张预审批复
规范了村级小微权力运行
永盛埠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京合说:“进行会议议题预审,乍一看监管又严了,开会说什么都得管;其实一琢磨却是对村干部的保护和关爱。以前村里做事只要几个村干部议一议、定一定就行。虽然轻松、自由,但村民意见大,不支持、不配合。街道的层层把关,群众监督从头到尾参与其中,不仅增强了项目的可行性,也增强了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投稿邮箱:l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