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魅力城市,是CCTV推出评选的。当时在全国多座地级以及以下城市中脱颖而出,入选10个“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咸阳、吉林、齐齐哈尔、长治、荣成、襄樊、黄山、都江堰、常德、珠海等十个城市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评选魅力城市的标准包括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充满活力的经济等7个方面。
1、泉州
泉州历史悠久,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唐宋以来,泉州地位日益重要,宋元时是海外交通贸易巨埠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也是我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祖家”之一,对祖国历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泉州士人参加科举考试。有状元12人(其中状文元8人,武状元4人)。唐代的欧阳詹(晋江潘湖村人)是泉州地区历史上第一个进士。五代的陈逖(晋江人)是泉州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宋代是泉州士人登第的鼎盛时期,共有进士人,其中第一名(状元)2人,第二名(榜眼)11人。
泉州的民营经济发达,是福建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地方。年泉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在福建省率先突破三千亿元大关。一个泉州市的GDP占全省总量近三分之一,在国内地级市中也是名列前茅;年福建8个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市县中,就有5个在泉州,且其所辖县市全部进入福建省经济十强、发展十佳。
如今的泉州,民营工业步入新一轮发展阶段,产生了一大批上规模、竞争力强、效益好的企业,并打造出了恒安、七匹狼、安踏、金鹿、九牧王、特步、惠泉、劲霸、柒牌、匹克、度、达利、亲亲等全国、全省知名品牌。年中国十大男装品牌中,福建占八席,而七席都在泉州,可以说在在泉州成就了无数的中国“第一”。
泉州市现辖晋江、石狮、南安3个市;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清濛科技工业区管委会,人口多万(不含金门县),为福建各市之首。年完成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已多年稳坐福建财政收入的头把交椅。
2、大理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大理曾有着显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汉之际,大理是“蜀·身毒国道”(从四川成都,经云南大理、保山进入缅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经之地,这条通道,对促进大理地区和内地的联系、对促进中国和东南亚诸国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年)在大理地区设叶榆县,直至南北朝叶榆县的建制一直未变。唐初,洱海地区“六诏”中的蒙舍诏势力渐强,在唐朝支持下,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年)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开元二十七年(公元年)南诏国都城由巍山迁至太和城(今大理苍山太和村附近),此后又迁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带)。南诏与以后建立的三个王朝及大理国都城均定都于羊苴咩城。从公元8至13世纪的唐宋五百多年间(即从公元年南诏国建立至公元年大理国覆灭),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诏、大理国的都城所在地。
元代大理国灭亡后,仍然将云南政治中心设于大理。元至元十一年(公元年)建立云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迁至昆明,但大理仍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袭至今。
大理的经济发展,在云南省属于中间水平,主要的产业是旅游业和房产业,房产业发展迅速,在云南仅仅次于昆明市。
3、三亚
三亚历史悠久,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宋代时成为中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唐代宰相韩瑗、名僧鉴真,宋代名相赵鼎、大臣胡铨和纺织家黄道婆等先后来过崖州(现崖州区),对三亚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亚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境内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十大风景资源。三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海南省风景名胜最多而又最密集的地方,在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她不仅具备现代国际旅游五大要素——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植被、洁净空气,而且还拥有河流、港口、温泉、岩洞、田园、热带动植物、民族风情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国内外堪称一绝。
亚龙湾古称琊琅湾后称牙龙湾,过去是一处不为人知的荒僻海滩。据清朝光绪26年编纂的《崖州志》记载,“琊琅湾,在榆林港东五十里”,据说“琊琅湾”出自本地黎语,这与这里海湾的沙子有关,琊或琅意为白玉、洁白,形容沙子洁白如玉。因为这里的海湾呈月牙形,后来又被人们称为“牙龙湾”。“亚龙”、“牙龙”都和“琊琅”谐音,但字面含意却大不相同,年三亚亚龙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经国务院批准在此建立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时,开始统一使用“亚龙湾”的地名,寓意着这块沉睡千年的美丽海湾,将象巨龙一样腾飞而起,光照亚洲。
4、昆山
昆山,东靠上海,西邻苏州,是江苏省的东大门。年撤县设市,下辖十个镇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兼容并包,50多万投资创业的外来移民(3.7万境外人士)被亲昵地称之为“新昆山人”,折射出这座城市开放兼容、海纳百川的精神风貌。
昆山,是一座经济全球化的城市。全球5四个国家和地区的3余家外资企业在这里投入了亿美元国际资本,世界强企业有23家,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国际市场的1/3。昆山,是一座人文荟萃的城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这朵“幽兰”,一刚一柔成为昆山文化永恒的背景。千年水乡古镇周庄、锦溪、千灯,以其迷人的水乡丰韵,每年吸引着数百万中外游客。昆山环境优美,人均12.7平方米的公共绿地面积,构成了“人在城中,城在园中、园在景中”的城市格局。昆山,是一座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全国第1个残疾人无障碍行走的城市在这里诞生,城乡社会保障率达95.8%,实现了城乡居民贫有所济、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医院临床用血%来源于市民无偿献血。去年,年轻护士周萍为徐州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配对成功的骨髓,在两地掀起了爱的热潮。数百名市民争相献血,抢救遭遇车祸的英国工程师艾伦使“爱心大行动”超越了国界。
5、烟台
烟台历史悠久。夏朝,东夷族建过国;商朝,置莱侯国;西周初,置莱子国;秦朝,先为齐郡地,后为胶东郡地;西汉,置胶东国;东汉,置东莱郡;唐朝,置登州、莱州;宋朝,仍置登州、莱州;明朝,升莱州为莱州府,隶属山东行中书省;清朝,登州府、莱州府治所迁至烟台;民国初,撤销府、州,设胶东观察使。
烟台目前经济实力位于全国城市20强,在山东省内仅次于青岛,长期压制着省会济南。改革开放以来,烟台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即跨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行列。目前,已形成以轻纺、机械、建材、电子、冶金、医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年烟台、珠海和三亚工业增加值分别是亿、亿和72亿,同GDP相比较,可以很明看出烟台和珠海是典型的工业型城市,珠海的主要工业产业是家电、航空、手机、软件等。三亚基本上没什么工业,主要是依靠旅游业和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
6、九江
九江,简称“浔”,为江西省地级市,古称柴桑、江州、浔阳,是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唐宋时期,九江就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其稻谷、茶叶、蚕桑、鱼苗以及竹木、船舶等畅销各地,为全国“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明清以来,九江成为重要的水稻、棉花、茶叶和淡水鱼类生产基地,同时商业贸易也更加繁荣,其中永修县吴城镇以“装不尽的吴城”之称与“卸不完的汉口”相比肩。清咸丰十一年(),九江正式开埠通商,近代民族工业也随之逐渐开始发展。
如今,九江被定位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新引擎、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游航运枢纽和国际化门户、江西省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在年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中,九江都市区是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三大都市区之一。
九江位于长江、京九铁路两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是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
7、绍兴
绍兴别称会稽、山阴等,有“魏晋风流、绍兴天子”的美誉。夏称於越,亦称大越,简称越。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称越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降越君,称会稽郡。晋称会稽国,南朝时为东扬州治所。隋开皇九年(),改置吴州总管府,治会稽县。大业元年()起称越州,此后越州与会稽郡名称交替使用。南宋高宗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于建炎五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并沿用至今。
绍兴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绍兴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
8、桂林
桂林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柳文化、桂系军阀发祥、兴盛于此。距今一万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南郊的甑皮岩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代表,距今已有0年历史;近代孙中山在桂林设总统行辕和北伐大本营;抗战时期,桂林成为中国最早光复的省会城市(解放以前都为广西省会),并是唯一一座在日本投降前由中国军队主动收复的省会城市和全国抗战文化中心,因此桂林又称“文化城”。
桂林的经济在广西属于中上水平,但其经济并不突出,桂林经济以旅游为主,市周边旅游景点经济较热,市内经济一般,主要旅游热点县为阳朔、恭城、古东等,由于其不像重工业城市那样会产生经济急速上升,也没有像北部湾那样良好的交通条件,所以,经济发展前景并不是很理想。
9、东莞
东莞历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记载:新石器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址。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进入晋代,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年),东莞立县,名为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年)改名为东莞。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抗日根据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使东莞成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中国内地个地级以上城市公布的年经济成绩单,东莞以.67亿元,在已公布的城市中排名前20。
10、洛阳
洛阳是中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先后有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共11个王朝在此建都或陪都近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较长的城市之一。洛阳在明清时期为河南府治,民国时期设有专员公署,年置洛阳市,但为县级市属洛阳地区管辖,年升为地级市(省辖市)。
洛阳曾经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繁荣都会之一,现在用一句古诗可以概括洛阳经济,“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