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
聚焦中国华电砥砺奋进的5年
“看中国华电这样做强做优做大”系列专题
正在连载哦~
我们精心准备的4篇深度文章从
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科技创新、扶贫攻坚等方面全面展示中国华电取得的发展成就
时间的刻度,标注发展的方向;
历史的卷轴,挥写奋进的篇章。
年7月中国华电年中会议召开,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下行对电力企业带来的较大冲击,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赵建国稳把时代脉搏,提出了“五个转型”的发展思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向质量效益转型;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向绿色高效转型;更加注重布局优化,向用户需求侧转型;更加注重开放合作,向国际化转型;更加注重风险防控,向稳健可持续转型”,再次勾勒出中国华电转型发展新动能、新方向、新蓝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华电在发展战略上超前谋划,在补齐短板上精准发力,在经营管理上苦练内功,在改革创新上主动作为,在党的建设上持续加强,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向国家、向人民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
★资产总额从.62亿元增加到.45亿元,增长48.2%;
★发电装机从1.02亿千瓦增加到1.43亿千瓦,增长40.2%。
★年财富世界强华电集团排名第位,较年初次上榜提升了52位。
★在国资委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公司各项考核指标均为满分,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为A级,位列同类型企业第一名。
★连续五年获得国资委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且连续两年排名同类型企业第一。
电源结构持续优化
秋日的莱州湾畔,天朗气清。近处的卸煤码头上,三台巨大的红色卸船机格外醒目,抓斗正繁忙地将煤从泊岸的运煤船上卸载到密封的输送带中。远处银白色的圆形全封闭煤场,最大限度减少了扬尘。这里是享有全国首家智能生态电厂美誉的华电国际莱州发电厂。这里,工业与自然蔚然一色,电力与生态协同并驱。
自雪域高原唐古拉山倾注而下,绵延千里。金沙江,这条古老而神秘的河流带着自然赐予的丰厚宝藏穿越重重山岳,其间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中国华电正规划开发建设金沙江上游川藏段八级电站,打造国内领先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中国华电建设的我国单机容量最大的天然气发电项目和最先进的分布式能源项目高效运转;作为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发电运营商,其产出的清洁电力无远弗届,为每个角落注入绿色、安全、高效……
中国华电紧贴时代脉搏,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进中调整”,着力提升“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能源供给水平,“把清洁可再生能源和终端供能替代作为公司发展重点,加大布局和推进力度。”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温枢刚在公司年年中工作会上指出。
截至目前:
中国华电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8%。累计投产水电万千瓦,在同类型企业中位居首位。快速推进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水电项目,苏洼龙、叶巴滩两级万千瓦已核准开工建设;公司首个抽水蓄能电站福建周宁电站业已开工建设。
根据国家天然气利用政策和部分地区“煤改气”等清洁采暖政策,积极布局天然气发电和燃气分布式能源,运营天然气发电装机万千瓦。山东青岛天然气热电联产、天津军粮城扩建燃机、上海莘庄二期三联供、江苏金湖分布式等一批项目获得核准,河北石家庄燃机和北京通州、广东江门、深圳坪山等分布式项目开工建设。
有序推进新能源开发,上半年核准风光电万千瓦,投产万千瓦。
严格落实国家煤电调控政策,主动停建、缓建煤电项目。60万千瓦及以上高效节能环保型煤电机组占煤电装机的49%,脱硫脱硝机组占煤电机组比例达到95%。
不断加快煤电超低排放改造步伐,截至年10月10日,实现超低排放机组累计达台万千瓦,新投产煤电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计划到年实现全部煤电机组超低排放。
强化节能减排管控,能耗指标和排放指标持续下降,今年1-9月份公司供电煤耗累计完成.26克/千瓦时,同比降低2.63克/千瓦时。
非电板块稳步发展
转型发展的战略定力,铸就起公司系统熟稔于心的共同价值取向,并贯穿于集团公司各大产业板块,有限的资源逐步集中到最能提升质量、最能产生效益、最能创造价值的领域。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结构调整的压舱之石。公司落实国家煤炭去产能要求,年退出煤矿18处、产能万吨/年,圆满完成当年责任目标。
年,华电煤业以提质增效为主线,以精益管理为抓手,奋发有为,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经营形势转折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金融产业保持稳健发展,管理资产规模突破亿元。“十三五”期间,金融产业将进一步遵循行业规律,把握金融趋势,深化金融改革,搞活金融机制,建立统一的运作平台,推动金融产业集团化管理、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提升风险防范、持续盈利和服务主业“三种能力”。推行金融风险三级管控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效益、风险与薪酬水平挂钩的考核评价体系,保证金融产业稳健发展。
科工产业加快培育水务、环保、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业务,推动重工装备制造转型升级,华电科工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国电南自取得国家首批“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大型一级企业”资质。稳步推进页岩气勘探,同步推进LNG存储及气化站建设。
一带一路扬帆出海
在俄罗斯伏尔加河河畔的工业重镇——雅罗斯拉夫尔市,华电俄罗斯捷宁斯卡娅热电站拔地而起。没有荒凉干旱的砂石丘壑,没有想象中的尘土飞扬和黑烟滚滚,只有大门口的厂标和远处静立着连白色水蒸气都没有的烟囱,提醒着它燃机电站的身份。两个月前,该电站已顺利通过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如今,捷宁斯卡娅电站已成为伏尔加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强大的热力和优质的电力将涌入这片广袤的东欧平原,用华电的悠悠情怀来温暖这里的寒冬。
作为我国在俄首个大型电源投资项目、中国华电在俄第一个投资建设运营的绿地项目,该电站年发电量30.2亿千瓦时,年供热量81.4万吉卡,不仅能缓解当地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更能解决雅罗斯拉夫尔大部分民众的取暖问题。
捷宁斯卡娅热电站为俄罗斯带来的变化,正是中国华电国际化建设热潮的缩影。中国华电正编织着耀眼的锦绣,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腾飞的动力。
从一个个落地项目可以看到,中国华电“走出去”快马加鞭——截至目前,在印尼、俄罗斯、柬埔寨、越南等十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能源合作,形成了在建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开发局面。
从一项项成果可以看到,中国华电海外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坚持境外投资、工程承包、技术服务和国际贸易的“四轮驱动”发展模式,坚持绿地投资为主、资产择优并购的发展策略。
来路镌刻着慎行与理性
去程愈发饱含着筹谋和希冀
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党组确立的“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中,淡化了规模指标,突出了环保和能耗两个指标。即:到“十三五”末,中国华电单位电能排放指标较“十二五”末降低20%,单位电能化石能源消耗较“十二五”末降低20克,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达到10%,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拉开长镜头回望来路,更能理解中国华电的责任担当,展望未来,更能看清前路的梦想希望。瞭望发展的眼光从无界限,正因如此,华电转型升级的禁锢才一再被打破;正因如此,华电转型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歇。
作者:王玮何赪珂杨栋华
编辑:王一骁
本文为中国华电原创
转载请联系后台
更多精彩内容
中国华电献礼十九大——山西篇
中国华电献礼十九大——华电科工篇
“双节”归来,为坚守岗位的你点Z~A~N!
中国华电献礼十九大——浙江篇
中国华电献礼十九大——安徽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