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烟台7月11日讯(记者景立婷实习生董兴运)9个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12家山东民营品牌价值百强企业,17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93件中国驰名商标、个山东名牌产品……烟台市品牌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源自于对品牌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烟台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品牌建设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品牌建设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7月12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市场监督局负责人王瑞,就烟台市品牌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
品牌建设机制不断完善
烟台市市委、市政府注重完善顶层设计。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相关单位及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市质量强市及名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品牌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品牌建设工作,就品牌建设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品质品牌”战略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从品牌发展规划、推进措施、政策激励、任务目标等方面引导加强烟台市品牌建设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市质量强市及名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协调推进各部门发挥职能优势不断加大品牌创建工作力度。
同时注意持续巩固基础支撑。着力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出台标准化实施意见和资助办法,推动企业做行业发展的领头羊、游戏规则的制订者。近两年先后为烟台市个标准化项目发放资助资金.5万元,极大调动了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截至目前,烟台市共参与制修订项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和项省地方标准,企业行业话语权的提升,有力强化了企业的品牌支撑能力。着力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积极采用精益生产、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管理模式和方法,广泛开展质量基础培训,每年围绕标准、计量、品牌创建、认证认可等内容组织大规模、系列化免费培训活动。近期,结合开展“中国品牌日”宣传纪念活动,组织了“唱响烟台品牌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质量品牌提升微论坛活动,通过典型企业介绍经验、职能部门政策宣讲、行业协会对接服务、高校教授现场授课等形式,不断夯实企业品牌创建工作基础。同时,深入开展烟台市中小企业质量援助行动,大力为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精细化质量服务,引导中小企业不断增强品牌创建内生动力。
将品牌创建列入烟台市综合考核以及市政府对县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指标,不断提升各级各部门参与品牌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上下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市委、市政府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对中国质量奖、国家“质量标杆”企业和省长质量奖、省“质量标杆”企业给予资金奖励,通过示范带动,大力引导企业提品质、创品牌,大力培育单项冠军和拳头产品。目前,烟台市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拥有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12家,95种产品在国内行业排前5位,其中57种产品排第1位。
品牌创建成果不断丰富
烟台市品牌建设推进力度持续加大,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数量不断增加。
近年来,烟台市在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树立了一批标杆企业,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农业领域,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1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7个,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个,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39个。工业领域,有山东名牌产品个,省长质量奖及提名奖共13个,全国质量标杆2个,涌现出以万华、张裕、鲁花、南山、龙大等一大批驰名中外的名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建筑工程领域,累计创建鲁班奖工程10个,国优工程18个,李春奖1个,精品优质工程不断涌现。服务业领域,山东省服务名牌79个,创建6个国家级、75个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5A级景区2家,五星级饭店6家,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培育试点单位1家。另外,烟台市还拥有中华老字号5个,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件、中国驰名商标93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区域品牌示范带动作用也在不断增强。注重推动品牌建设逐步由单一品牌争创向区域品牌集群方向过渡,并以此带动产业聚集。先后创建了烟台葡萄酒、汽车及零部件、造船及配套产品、铝及铝制品、石材、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医药健康产业等9个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全国海滨度假旅游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正式命名,龙口交通包装铝材及制品等3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获批创建。区域品牌成为联合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以烟台葡萄酒为例,烟台市在上游大力推广葡萄苗木培育、种植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下游积极打造富有烟台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旅游新亮点,在苗木培育、葡萄种植、生产加工、文化旅游等整个产业链条,建立了包括标准化、检验检测、质量监管、品牌推广等一整套质量提升管理体系,先后建成2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家葡萄酒生产企业中拥有中国名牌2个、山东名牌10个、省长质量奖企业2家,张裕以工业+旅游的全新发展理念和模式,入选首批“中国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葡萄酒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成为烟台的特有城市品牌。年,烟台市年产葡萄酒25.30万千升,占全国产量的40.22%,主营业务收入.71亿元,占全国的54.32%,利润20.36亿元,占全国的66.47%。获批“全国海滨度假旅游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后,作为示范区骨干企业的蓬莱八仙过海公司积极在山东齐河、福建泉州、永泰,江苏徐州等地的旅游文化项目复制推广示范区标准化质量管理模式,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带动了当地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升。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目前,烟台市拥有烟台苹果、龙口粉丝、烟台葡萄酒、烟台大樱桃、烟台海参、莱州梭子蟹、莱阳梨、烟台鲍鱼、烟台绿茶9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居全省第二位。龙口粉丝被认定为首批中欧“10+10”地理标志国际互认产品,成为我国仅有的10个与欧盟实现互认的产品之一。烟台葡萄酒、烟台苹果被公示为中欧“+”地理标志国际互认产品,并先后四次荣登中国区域品牌价值评价前十名榜单,年品牌价值分别高达.66亿元、.26亿元。围绕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保护管理办法,健全了相关产品的标准体系,加大了专用标志的推广使用以及品牌的宣传推广,有效提升了工作成效。特别是烟台苹果,采取区域商标为母品牌,企业商标为子品牌,实施母子品牌联动的模式互相借力,协同发展。编制发布了烟台苹果价格指数,投资建设了烟台苹果拍卖中心,将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转化为价格话语权优势。目前,烟台苹果栽培面积已达到万亩,年产量多万吨。年出口量60多万吨,成为中国果业第一品牌。
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在品牌建设工作中,不断强化文化挖掘和传播推广,注重凝练核心理念,传播品牌形象。积极参与价值评价,提升品牌影响力。
鼓励企业制定品牌战略规划,加强核心文化建设,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传播,形成品牌独一无二的内涵和核心竞争力,创造其它企业不能复制的竞争优势。张裕公司坚持“质量是根、品牌是印、市场是魂”的发展理念,持续推动“传奇品质、百年张裕”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鲁花集团坚持将诚信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塑造中,“滴滴鲁花香飘万家的品牌形象在行业内有口皆碑,成为值得消费者信赖的响当当的民族品牌。烟台港集团积极塑造“德纳四海客”的服务品牌形象,积极建设“能源强港、效能快港、智能慧港、生态蓝港、魅力靓港”,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一流强港。品牌文化挖掘有效提升了品牌的辨识度和认知度,在此基础上,相关企业有效整合传统媒体、展会营销等手段,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特别是注重深化网络新媒体营销,加强与主流网络平台的合作,完善线上线下推广体系,提升品牌展示推广功能,策划差异化、个性化品牌推广活动,增进客户体验,实现了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的持续提升。
借助品牌价值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