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7(农广天地)
温馨提示
建议在WiFi状态下观看!
土豪请随意!
图文/邓辉利
(这幅作品参加中法城市交流)
莱州面塑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根据《隶书》记载,历史上秦始皇东巡和汉武帝到东莱三山岛祭祀阴主时,祭祀用的供品中就有用小麦面粉制作的牛、羊、猪等,首开莱州面塑的先河,随着时代的发展,最开始的祭祀类功能反而渐渐淡出,而在新婚喜庆、婴儿满月、长寿百岁、上梁大吉等活动里,成为必备品。
(面塑艺人孙雪堂正为中华龙上色)
莱州面塑制作工艺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成形,二是彩绘,三是安插。在做面塑时,先把小麦精粉调入适量白糖,和好面团,发酵后经过糅、搓、迭,塑出人物花卉、鸟兽鱼虫、吉祥的图案、戏曲人物、再用工具进行剪、点、捏,使其特点突出,蒸熟后,再涂上色彩。
(《好客山东》第五届文博会金奖)
经历代面塑艺人对传统的手工面塑工艺的积淀、探索和创新,莱州面塑的花色品种不断增加,艺术水准不断提高,成为了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孙雪堂无疑是这一民间艺术奇葩的佼佼者和传承人。孙雪堂,女,年10月出生,莱州市朱桥镇山上贾家村人。幼年从母学艺,因心灵手巧而名扬十里八乡。
(婚庆套件)
(为庆祝祖国60年华诞制作的《百福图》)
(老人祝寿用的寿桃)
(《中华龙》全国第六届民博会金奖)
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孙雪堂,受邀为她拍摄她的面塑作品,我发现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对面塑艺术非常痴情,浑身充满着创新和追求,相信她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果然不出所料,孙雪堂连续在国家最高级别的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接连拿下了第五、六、七届的金奖,顺其自然地成为了莱州面塑的传承人,也顺利地加入了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上梁用的狮子)
(鲤鱼)
(百岁吉祥物)
觉得不错,记着点赞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