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朱晓农;张瀛月:东部中原官话的声调类型(1-15)
张慧丽;陈保亚:从河南儿化韵的方言差异看结构因素在语音演变中的作用(16-27)
祁淑玲:析天津方言儿化韵(28-34)
张玉来;高龙奎;耿军;孙志波:历史书面文献音系“存雅求正”的性质与汉语语音史研究(35-44)
欧阳荣苑:《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切下字反映的时音(45-47)
孙克敏:古莱州方言“去分阴阳”——基于对共时材料的统计分析(48-54)
黄玉雄:从“朽”的声母类型看粤语晓母字的历史层次(55-62)
颜力涛;唐厚广:“预设”与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问题(63-70)
张言军;储泽祥:“看在X的面上”构式的固化历程及其语用特征(71-76)
徐朝红:从时间范畴到假设条件连词的演变——以“还”“向”为例(77-84)
韩启振:汉语方言中的无条件连词“在”及其来源(85-91)
朱炜:“焩”、“烤”音义考(92-98)
龙丹:魏晋核心词“耳”及其双音化发展(99-)
鲁普平:“择”之“释”义新探(-)
刘根辉;周丫:《汉语大字典》未收字考辨(-)
戴庆厦;闻静:景颇语方式范畴的句法形式及其类型学特征(-)
王双成:藏语鼻冠音声母的特点及其来源(-)
李一如;黄树先:黔东苗语?iu(33)的语法分析——兼与li?(11)对比(-)
南京大学举办“第一届汉语史研究的材料、方法与学术史观研讨会暨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所成立大会”
长按下方指纹识别治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网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