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在市民之家四楼文化馆演播厅,
“莱州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展演”
成功举办!
先来欣赏两个精彩片段!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蓝关戏于年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流传于莱州的一个古老的高腔剧种。当地群众素有“蓝关开了台,婆娘跑掉鞋之说”。另有“去听蓝关戏,冻死也愿意”、“闺女外甥鸡,不如蓝关戏”等赞语。
▲蓝关戏《督文公》
该剧目根据历史故事改编,讲述的是督文公韩愈受皇封,保江山,一身清廉。侄子韩湘子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督文公韩愈抚养成人,为报答他的养育之恩,多次劝说督文公成仙,而督文公衷心报国为民,不愿成仙的一段故事。
▲《女儿国》
传统蓝关戏《西游记》中的折子戏《女儿国》选段。
▲蹦蹦戏《卖油郎》
讲述的是郭家店镇郝家沟村一个真实的故事,卖油郎郝永祥通过媒人王干娘认识了一位大户小姐陈玉香,最终喜结良缘。这台戏从头到尾比较热闹欢快,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深受观众的喜爱。
30余名非遗传承人于初家村学习考察
探索建立非遗传承和展演基地
17日上午,市文化馆组织掖县滑石雕刻传承人王石麟、王兆德,州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向松、李兆志,莱州面塑传承人孟昭泰、孙雪堂等30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到驿道镇初家村学习考察。
“我们此次考察最主要的目的是,为非遗传承人牵线搭桥,将非遗和旅游结合起来,探索建立非遗传承和展演基地。”市文化馆馆长刘茂松介绍说。目前,我市莱州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达91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非遗传承人的智慧,也是莱州的文化瑰宝。
杨福波摄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