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莱州新闻
莱州文化
莱州名人
莱州历史
莱州要闻
莱州饮食

中国的千年国庙莱州仅此一座

  东海神庙位于莱州市区西北九公里,始建于汉征和初年(公元前87年),占地面积40多亩,系国家级庙宇,规制等同于曲阜孔庙。

历史沿革:

  征和初年,汉武帝刘彻从方士之言,在汉初所建“海水祠”的基础上,诏令大建莱州东海神庙,主祀东海神龙。

  汉至唐初,战事不断。东海神庙少祭无修缮,几近损坏。唐贞观年间,太史令李淳风奉诏赴东海神庙致祭,仰观天象,俯察山川水利,几经堪舆测量,拜章朝廷,称东海神庙“非凡人可用之地”,应为“海神御座处”。李淳风自东海神龙殿向南量出28弓,焚香立石,定海神正殿址,并为莱州刺史赵宏智留下东海神庙星野图。之后,东海神庙前祀海神、后祀龙王的建筑格局,即依此图而来。

  唐玄宗时,朝廷再次拨款重修东海神庙,将庙宇殿堂扩至多间,雕梁画栋、盛极一时。

  宋开宝六年(公元年),太祖赵匡胤诏令郑恩赴莱州对东海神庙进行修葺扩建,与莱州府和掖县衙门一起,修主殿、起庙会,将东海神庙的民间影响,推向极致。

  元中统二年(公元年),世祖忽必烈派道士訾洞春代祀东海神庙,并重修神庙大殿,一殿之内前供天妃(即海神娘娘妈祖),后奉广德王,设计极为壮观。

  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年),皇帝朱见琛诏令重修东海神庙,由国库拨出巨资,对东海神庙进行了规模空前的重修扩建。扩建后,东海神庙与孔庙、岱庙并称“甲于天下”,并自此开始主祀天妃娘娘。

  清时,康熙、乾隆也曾诏令由国库拨款,对东海神庙进行修葺维护。道光二十年(公元年),朝廷从军费中拨款两白银,耗时10个月,对东海神庙进行大规模重修扩建。这也是历史上东海神庙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重修扩建工程。此后,作为历经十八朝近两千年的国家祭祀大典之地的东海神庙,日渐没落。

  公元年秋,东海神庙被人为拆毁,仅剩基石底座、断壁残垣。

  2年12月19日,莱州市政府将东海神庙遗址列为莱州市重点保护文物,修通道路、加筑围墙,对遗存的文物及遗迹,进行了保护。

历史地位:

  历史上,自建成之日起,东海神庙就始终作为国家祭祀大典的圣地,接受历代皇帝的亲祭、代祭。作为国家祭海盛典的主要场所,东海神庙与祭天的泰山岱庙、祭圣的曲阜孔庙并称三大“甲于天下”的国家级寺庙。

(绘制:刘永强)

  汉征和四年,武帝刘彻亲赴东海神庙致祭,开皇帝至东海神庙亲祭海神先河。30年后,宣帝刘询再次亲赴东海神庙致祭。自汉武帝祭海,至清光绪十六年朝廷最后一次祭海,东海神庙有正式文字记载的帝王祭海大典,前后共计81次。

  最早时,东海海神受封为“公”,称“广德公”;至宋太祖赵匡胤,始封东海海神为“王”,称“广德王”。金、元之后,道教盛行,东海海神地位再次得到擢升,着帝王服饰,成为四海中第一海神,而东海神庙也随之成为全国至尊的“海神宫”。

祭祀活动:

  东海神庙的祭祀,《莱州府志》进行了记载。“海庙远近环集如市,楼船花艇,小舟大舸,连泊十余里,有不得靠岸者,架长篙接木板作桥,越数十重船以渡,其船尾必竖进香灯笼,入夜明烛万艘与海浪辉映,管弦呕哑,嘈杂竞十余夕。连声爆竹,起火通宵,登舻而望,真天宫海市不是过矣。”

(绘制:刘永强)

  年,东海神庙遭拆毁,仅存遗迹,但祭海祈福庙会沿袭至今。届时,远近渔民自发组织祭海祈福,设供品、送渔灯、放鞭炮,同时举行秧歌大赛、吕剧联欢、威风锣鼓等娱乐活动,场面壮观。

  正月十八东海神庙祭海祈福大典,走近这座“千年国庙”。

莱州市旅游局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要多少钱
治好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zhouzx.com/czxw/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