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遇到了爱情,遇到了你》,网络点击量超过10万次,是第一部以年的平度为背景中篇纪实职场爱情小说!(小说原创首发于快速消费品精英俱乐部)。是目前为止,第一部以15年前的平度为背景的中篇纪实职场励志爱情小说(共10章20篇),文中对于平度的历史典故、风俗习惯、本地特产、著名景点、商场风云等都有涉猎,全篇弘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讲述了一个一穷二白的平度男大学生,在艰难曲折的销售道路上奋力前行!虽然经历过多段爱情失败(先后两任女友背叛、抛弃),但不轻言放弃,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与人性之美,收获了美好的爱情,生活与工作获得双丰收的故事。
平度遇到了爱情,遇到了你
(1到20章)
1.回程
年4月份,公司进行人员调整,马凌云经理征询我的意见,想让我去青岛郊县。当时有两个选择,一是平度、莱西,二是黄岛、胶州、胶南。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平度、莱西,毕竟平度是我的老家,在外面漂泊了多年,很想回家,平安度日,平度无疑是我最好的归宿。何况,当时跟杨丽已经分手,她的不辞而别对我伤害很大,回家也可以治疗我的情伤。
跟小肖办理完毕城阳市场的移交手续,我拿着行李,兴奋地在城阳高架桥下等候青岛到平度的客车。青岛到平度的客车很多,一会,一辆客车停在我的跟前。司机打开车门左侧的行李门,给我把行李放进去。
我背着包,在座位上坐下来,心情开始激动起来。想要赶快回到平度老家的想法,在我的心里翻腾。平度,我这个在外闯荡的游子,我马上就要回到你的身边了!一股马上可以回家的幸福感涌上心头,感觉心里满满的都是说不出的快乐,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眼角的微笑和心里的舒坦。
这辆车往前走了一会,拉了几个乘客上来后,又飞速掉头,沿着重庆北路一路往南,往青岛市区疾驰而去。
跑到了四方区重庆南路和人民路交汇处的小村庄,客车在路边停了下来,售票员和司机配合默契,女售票员大声吆喝着:”平度,平度,平度的!平度,平度,平度的!......“
在城阳上车,走了半个多小时了,又给我拉回四方长途站了。小村庄距离温州路的青岛四方长途站也就1到2站的距离。
满车的乘客都在抱怨,一个脾气大的乘客,大声质问:“嫩到底什么时候走?怎么光转圈?”
另一个乘客说:“我早晨9点在这上的车,现在跑了1个半小时了,又回来了,看来要下午才能到平度了。”
售票员和司机异口同声的回答说:“马上走,马上走!”一边还在不停的吆喝着。
看来,司机和售票员早已对乘客的抱怨习以为常,应对之词也出口成章。
我倒不以为然,放在平常,难免也会着急,但这次有所不同,心情不一样,所以感受也不一样。
我看着窗外,青岛的大街上,人来人往,阳光直射进车内。那熟悉的场景,忽地勾起了我的回忆,不自觉的想起了杨丽,想起了我俩的许多甜蜜。车载音响播放着音乐,张国荣的《当爱已成往事》,那忧伤的旋律,一次次叩击我的心房。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里。真的要断了过去,让明天好好继续。你就不要再苦苦追问我的消息。爱情它是个难题,让人目眩神迷。忘了痛或许可以,忘了你却太不容易。你不曾真的离去,你始终在我心里。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因为我仍有梦,仍然将你放在我的心中。总是容易被往事打动,总是为了你心痛。别留恋岁月中,我无意的柔情万种。不要问我是否再相逢,不要管我是否言不由衷。为何你不懂,只要有爱就有痛。有一天你会知道,人生没有我并不会不同。人生已经太匆匆,我好害怕总是泪眼朦胧。忘了我就没有痛,将往事留在风中。”
不知不觉中,脑海里出现了杨丽的脸孔,还是那么美,那么真,那么让人迷恋。恋爱的时候,不会觉得,全身心投入,有什么错。那么单纯,那么简单,那么炽热,那么快乐,那么幸福!可是,分手后,再回味,却感觉我跟杨丽的那些甜蜜反而成了心中永远的痛。
是啊,当爱已成往事,可我仍然将你放在我的心中,总是容易被往事打动,总是为了你心痛。
还好,脑子里乱七八糟,想着我跟杨丽的点点滴滴,旅途的枯燥也不难熬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坐在这辆中巴车上,我迷迷糊糊,似乎都要睡着了。
据说,这些长途中巴车,都是承包线路,需要缴纳承包费或者挂靠费。为了早点回收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承包商对客车的司机是精挑细选。因为开长途客车也是很有学问的,对于司机的要求很高,除了驾驶技术,还要摸清很多载客的绝活。比如说,刚从青岛长途站发车时要慢慢地开,那速度就跟行人慢行差不多,行内的专业术语称之为“压点”,为的是同前一辆客车拉开距离,以便于多拉几个客人,多赚几块钱,就这样磨磨蹭蹭,车速时快时慢,慢时能急死你,快时能吓死!反正慢有慢的理由,快有快的道理。为了多赚钱,一般近的是不拉,除非当时实在是乘客太少,那2块、3块的才看在眼里。走了好远又掉头回来,一圈又一圈,至于乘客们的满腹怨言,就顾不上了......蹭到后来,时间实在是不够了,这才猛踩油门,高速行驶。
这些长途车,就是折射社会的一个窗口。当时的不少长途车的营运人员素质不高、言语粗俗,可能很多人都领教过。而且,他们为了多拉快跑,超员那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每辆车座位底下都塞了好多马扎子,车厢过道都塞满了人,一个挨一个,密不透风。实在坐不下,就在车门处站着,一看到前方有交警,售票员和司机就会大声嘱咐这些站着的乘客:“快蹲下!快蹲下!”。等到警报解除,才允许他们站起来。还有的客车已经破旧不堪,存在安全隐患。估计,这应该是这个年代所有青岛市区发往各个郊县与其他城际客运班线承包线路的共同弊病了。
这辆耐心、细心、认真接客的客车,后来,再也不等、不靠了,可能满车都是人,再往里塞进一个人也很困难。
就这样,这辆满载而归的客车,快马加鞭,一路狂飙,沿着青沙路,直奔平度!
2.路上的颠簸
这辆中巴车的司机激情四溢,车速飞快,而且过了城阳后,在即墨市地界,不断地有下车的,也有上车的,司机经常猛地停下车,放下几个乘客,又猛地起步,撵上前车去拉客。人在颠簸的车上,感觉就跟坐山车一样,晕晕沉沉。
在蓝村北,看到“青岛江北农业技术市场”的路标指示牌,我清醒了一些,抬头看看窗外,眼前的景象似乎格外亲切,也许是因为到达平度境内的原因,看什么都很熟悉。
在我的遐想中,大沽河大桥到了。大沽河,在青岛的城市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大沽河则是青岛的母亲河。大沽河,这条充满传奇色彩和文化意味的大河,带给我多少成长的记忆啊?
大沽河畔,史书上记载的第一座即墨故城,在今天的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仁兆镇的大城西村一带,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山东半岛上最古老的历史名城。
每年农历的4月初八,是即墨故城庙会的日子。有人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的民风民俗。即墨故城,当年因为田单火牛阵大败燕军、扭转战局、拯救齐国而名闻天下,它浓缩了久远的人文习俗,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某种程度上,它是平度这座千年古城的标志。
我的老家在冷戈庄西边的十甲村,距离即墨故城不远。年少的时候,我曾经跟随家里的长辈去过即墨故城,而今这里的遗迹仍然无处不在,地上残存的城墙、墙基,依稀还能辨识出故城的轮廓,一段千余米保存完整的城墙,绿树成荫,似乎还在向人们诉说着久远的历史和故城的繁荣。即墨故城虽然已经消失,但经年流传的庙会习俗却因此而保留下来,并流传至今。
在我的沉思中,车在大沽河大桥上一晃而过,经过蓬勃发展的姜家埠蔬菜批发市场,来到了平度南部的经济重镇南村。在这里,没有下去几个,反而又挤进来几个人,刚才有点空间的车厢又恢复拥挤状态。车继续往前开,远远地看到了海信空调的硕大的广告牌,似乎在暗示这座小镇的雄厚实力。
在海信路口,司机为了躲避一辆农用时风三轮车,差点栽进沟里去,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在哄受到惊吓的孩子,她的对象,一个文弱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抱怨道:“你们开车就不能稳当点?!”结果惹来司机与售票员的交替攻击与问候。
我看了看手机,已经11:55了。经过了躲闪三轮车事件的中巴车又亢奋起来,车速奇快,朱家庄、三城路收费站、郭庄、瓦子丘、张戈庄、白沙、后许、香店,这些熟悉的地方不断的从我的面前飞驰而过。
我又进入了瞌睡状态,肚子开始咕咕的响个不停。在我的头晕目眩中,中巴车到了铜牛,沿着青岛路,经过职教中心、化肥厂、市区执勤中队、贸易城、友谊宾馆、农业银行、平度大厦,到达终点站平度长途汽车站。
当我浑身疲惫的走下车,拿着行李,走出车站的时候,我看了看时间,已经13:25分了。
青岛到平度,多公里的路程,这辆中巴车,照最早上车的那个乘客的说法,9点在青岛长途站上车,13:25分到达平度长途站,前后走了4小时25分钟!
唉,没想到,从青岛回一趟平度老家,这么艰难,时间这么久!由此可见,平度到青岛的时空距离,是多么的遥远啊!但这距离,于我也许是个好事,远离青岛,远离杨丽,远离那让我受伤的爱情,幸福也许就会在不久的未来给我惊喜!
3.住在爱情鸟服装店对面
在平度长途站,车刚停稳,我就看到同事小蔡在焦急的等着我了。他帮我拿着行李,我俩打车来到住处--位于市区胜利路商业街上的爱情鸟服装店对面二楼的一个单间。
打开房门,房间不大,只有20平米,家具齐全,单人床、办公桌、椅、文件夹等一应俱全。拉开窗帘,只觉得眼前一亮。站在窗前,阳光明媚,楼下的爱情鸟特别醒目。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喜欢上了这个房间。放下行李,小蔡陪我去楼下吃饭。走到千佛阁,我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
千佛阁座落于胜利路东端,平度八景之一。原为平度县城之东大门,因阁内有一千多尊佛像,故名千佛阁。千佛阁始建于明代,为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千佛阁的一副楹联很有意味:“即心即佛心即佛,如来如见见如来”。今天的千佛阁,已经成为胶东半岛上屈指可数的佛教旅游胜景。
走出千佛阁两边的拱形大门,在一中旁边的一个小饭店,要了一盘热拌凉。
热伴凉是平度本地的一款招牌菜,只有在平度才能吃到正宗的热拌凉。热拌凉食材丰富,黄瓜、拉皮、西红柿、鸡蛋、木耳、肉丝等,分量充足(光看那个盛热拌凉的大盘子,就知道平度人是多么的实诚了),味道不错,特别实惠,我们两个壮小伙,如果不喝酒,只要一个热拌凉就够了。我俩狼吞虎咽,一会吃的精光。
饭后,回去休息,小蔡给我介绍平度市场,然后带我去认识客户。
公司在平度的两个代理商,荷花湾梁蕾商贸做商超,贸易城小初做流通,因为市场和价格,两家经常发生激烈冲突。小蔡带我分别拜会了两家客户,又带我去莱西,认识了莱西的代理商老解。然后,我俩在莱西分开,他直接回青岛,我回平度。
第二天,早饭后,我跟梁蕾商贸总经理老梁一起走访平度的商超。我俩首先来到杭州路上的佳乐家。佳乐家总部位于潍坊,是潍百集团的加盟店,老板魏刚是平度本地人,以前在荷花湾西边开过华力超市,靠着敏锐的商业眼光,快速转型,开起了平度城第一家大型综合超市。佳乐家周边教师新村、安居苑、怡和苑等小区,以及尚家疃、姜家疃、付家崖、代家上观、郭家疃等富裕的城中村,交通便利,客流密集。佳乐家超市采用综合超级市场的经营模式,营业面积1万余平方米,上下两层,并设大型停车广场。自开业以来,一直销售火爆。佳乐家的采购部位于新世纪鞋城西首二楼,跟采购部万主任、刘经理等见面后,我俩一起来到佳乐家二楼超市。在货架区,老蒋把我介绍给促销员李静,他就接了个电话匆匆走了。我跟李静聊了几句,旁边的促销员也凑了过来,好奇的问这问那。这么多人挤在跟前,我还是有些窘迫,这时候,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瞪着一双大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我。我也注意到了她,她大概1.60米,水灵灵的大眼睛,眨巴着长长的睫毛,仿佛会说话。虽然穿着工装,却透出一股与众不同的气质,好像以前在哪里见过,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听你口音,你是平度的吧?”她问。
“是的!”我跟她点了点头。
“我是上海家化的促销员张华!很高兴认识你!”
“谢谢!”
“看嫩两个还挺能聊得来的!”李静在一边打趣道。“张华是马戈庄的,王哥你家是哪里的?”
“我老家是冷戈庄的!”我老老实实的回答。
“俺亲娘来,嫩两个一个东南边,一个西北边,太远了”李静夸张的比划着。
我跟张华互相看了看,会心的笑了。
4.老梁的接风酒
说起来,可能很多人不会相信,虽然都是平度的两个乡镇,但从我的老家冷戈庄到张华的老家马戈庄,比平度到莱西、莱州、胶州的距离都要远,足见平度的地盘很大。平度的面积为平方公里,人口万,是山东省面积最大、青岛市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说笑之间,我跟佳乐家的这些促销员们慢慢就认识了,尽管很多人的名字我一时半会还记不住。佳乐家的总体状况不错,货架位于最佳位置,销售额最大,促销员李静头脑灵活,能说会道,跟同事相处融洽,很有亲和力,她每月的收入在这些人里面算是最高的。我就一些注意事项跟李静交代了几句,就走了。
刚离开佳乐家,我的手机响了起来,老蒋打来电话,在贸易城对面的富华大酒店订好了房间,中午要给我接风。我再三推辞,老蒋说伙计们都等着你呢,你不来就太不给面子了。无奈,我只好打车赶了过去。
下了车,老梁正在酒店门口等着我。走进单间,跟老梁的朋友们一一握手。参加工作这么多年,其实我并不喜欢喝酒,对于这些喝酒的座次和规矩也总是记不住。但社会就是这样,无酒不成宴。人际交往大多都是用酒来维持的,没有酒不但办不了事,谈话都没有什么味道。酒桌的座位也很有讲究,一般正对着门的座位为“主陪”位置,副陪位置在主陪的对面,背对着门口。主宾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副主宾位置在主陪的左手方,其余的位置宾主可以随便坐。
我按照老梁的指引,坐下来。菜已经开始上了,吃了几口,就开始喝酒,边喝边聊。席间,听他们说起平度的商业变迁,才知道平度的第一家自选商场是位于红旗路和常州路交汇处的荷花湾自选商场,现在已经更名为益民自选商场,火遍平度的北京三水馒头就是这家商场独家经营的。推杯换盏间,听他们说起一些陌生的名字,一些我听过或者未听过的轶事,跟一张张陌生的面孔碰杯、喝酒。
老梁带来的这十二个人,基本上都是他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大多都是平度商界叱姹风云的人物。他们这些人不光酒量大,而且酒场上的说法也很多。比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只要心里有,茶水也当酒。”
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到父亲干活累了,打开一瓶本地产的魏碑牌白酒,一次倒一小盅,慢慢咂摸,在生活拮据的年代,好像每一滴酒都很金贵。有的时候,父亲就自己骑着自行车,带着一个白桶,直接到红旗路的白酒厂去打散酒。父亲喝了酒,满面红光,心情格外的好。我曾经羡慕过父亲喝酒的畅快,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也可以这么有滋有味的品酒?而当我真的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不胜酒力,要不是为了工作,我才不愿意喝酒呢。虽然年轻,但我的酒量不大,一会就晕晕乎乎的。这不,刚才几杯酒下肚,脑子里一片模糊,一点也找不到快乐的感觉。
大家喝完最后一杯酒--全家福,一起品尝开凌梭。酒桌上,上菜也有说道,一般是鸡打头、鱼收尾(寓意年年有余)。平度距离大海比较遥远,但平度西北边的新河镇与莱州交界,一部分区域属于莱州湾的盐碱地,盛产海货,故而当地的鱼文化比较流行,过完年吃开凌梭,五一给丈人送鲅鱼,这些习俗都是从西北乡的新河一带流传到平度的。
这场酒,喝了很长时间,什么时候结束的,我都不知道了。隐隐约约,只记得,好像是老蒋跟他的一个朋友,把我送回爱情鸟。我头眩地转,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好像失去了知觉。
半夜时分,酒劲过后,口干舌燥,起来喝水。感觉头痛欲裂,浑身无力,胃特别难受。酒这东西就是这样,喝少了吧,没感觉,没氛围;喝多了吧,伤身体,自己难受。
窗外,夜色深沉,空中繁星点点。白天繁华、喧闹的胜利路商业街,现在寂静无声。夜风拂面,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关上窗,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了,内心莫名的烦躁。在这个忧伤的夜晚,置身的这个20平米的房间,此刻显得如此的空旷。夜,死一般的沉寂,如同我那已经消逝的爱情。想想自己的过往,不由得悲从中来。我的思绪随之又回到了多年前,过往的一幕一幕如同播放电影一般,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
5.女人,你是我心里永远的痛(上)
年9月份,我从偏远的平度农村老家,来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第一站----武汉读大学。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湖北省省会,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长江与汉江在武汉交汇,将武汉中心城区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武汉是中国北方到南方的过渡地带。在武汉,人说是车舟同行,锣鼓齐鸣。武汉,是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9所高校,多万在校大学生,大学生数量为全球第一。
武汉,是那时的我探索外面世界的开始,此前,除了位于青岛北部的平度县城,武汉就是我那时到过的最大的城市了。从偏僻、落后的小乡村初到武汉这样的大城市,看到城市里的车水马龙,热闹、喧嚣的街道,拥挤的公交车,让人眼花缭乱、鳞次栉比的商业网店,摩肩擦背的人流,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以及南腔北调、很难听懂的各式方言,独具武汉特色的饮食、气候,让我一时很难适应。我又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初到武汉认识的人也不多,自己有时候感觉很孤独。虽然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但我对武汉一直有一份特殊的情愫,关于武汉的一切都记忆犹新。
饮食。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里,一切都很新奇。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住的的楼房,吃的是米饭。在北方,很少吃米饭,在这里,主食就是米饭,要不就是武汉特色的热干面。最初,米饭百吃不厌,也便宜,2毛钱一份,菜价贵贱不一。新鲜劲过后,终于有一次,分外想吃面食。不知道怎么来形容那种感觉,就特别的馋面食。后来,是在学校食堂二楼,第一次看到了山西的刀削面,这是这个食堂唯一的北方面食了。我要了一大碗,吃的有滋有味,了却了多日的夙愿。现在想来,自己多感觉比较好笑,为了吃一碗面条,居然如此颇费周折。
嗓子哑了。可能是水土不服,入校没几天,突然说不出话来了。可把我吓坏了,觉得天塌下来的感觉。不能说话可怎么办?还好,学校有医务室,去看了看,校医给开了黄氏响声丸,吃了几天,就好了。我如释重负,几天的不安才一扫而光。
语言障碍。在平度农村老家,一直说的是平度土话,老师授课也是用方言,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长大的我,虽然作文使用说好语言,但平常根本不会说。这下可好了,到了武汉,我还是说土话,身边的同学还是湖北的多,他们听不懂我的话,还好,虽然不懂,但他们很有耐心,客气的让我说“请你说普通话”。没办法,只好试着模仿他们的语言。在我觉得,我说的是普通话,实际上可能是夹杂着土话口音的不标准的普通话。所以,当年春节,回平度老家过年,被老父亲好一顿责备,说你怎么出去上学怎么不会说平度话了。
气候。武汉的气候也与平度不同。因为位置的原因,武汉地处华中,是北方到南方的过渡地带。在武汉,人说是车舟同行,锣鼓齐鸣。夏天的酷热,那是天下闻名,武汉是中国的四大火炉之一,经常因为室外温度超过40度而停课。白天不敢出门,晚上依然燥热,现在不敢回想,当时是怎么熬过武汉的酷夏的?除了炎热的夏天,武汉最难熬的可能就是冬天了。或许是因为地理原因,武汉位于长江、汉江交汇处,冬天刮的风也带着江面上的湿气,虽然最低温度一般在0度以上,但却感觉特别寒冷,难以忍受。还闹过一个笑话,94年冬天,武汉下起了大学,我让父亲给邮寄个大衣过来,被四哥阻拦了,他的理由是,武汉在秦岭、淮河以南,冬天最低温度在0度以上,不会太冷,更不会下雪。后来,我特地拍了张在雪地里的照片,过年带回了家,大家这才相信,武汉的冬天,原来也下雪,下雪的武汉,冬天原来这么冷,尽管在他们看来,武汉已经是很远很远的南方了,而他们印象中的南方,永远是温暖如春。
女生。大学开学后不久,班里组织游览武汉名胜古迹。在武汉东湖、黄鹤楼、动物园、长江大桥等著名景点处,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一路上,跟班里的女同学们坐在一起,慢慢地大家也就熟悉了。那时候,男同学最喜欢的也是最能引起共鸣的就是寝室夜话,大家在睡觉前讨论最多的可能就是女生了。每天晚上,大家都要给班里、系里、系外的女生打分,从长相、性格、学习、谈吐等进行评比,虽然观点不同,但辩论长新,乐此不疲。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女神,永远占据心灵的高地。我记得,王平那时候挂在嘴边的永远是什么时候可以跟95级的小师妹认识?小鬼凭借俊朗的外形、幽默的谈吐、天生的金嗓子早早的接受了爱情的滋润,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让一个充满朝气的广东靓仔始终满脸的快乐。以前,对于一见钟情是停留在概念上的,直到一次班会的分组讨论时,才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来真的有电石火花般的目光相交织的一瞬。当我看到身边的华丽、艾李组合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冥冥之中有些事有些人,一切自有天意。华姐,是很多人对李华的尊称,而李华也确实无愧于这个称呼,尽管很多叫她华姐的同学实际年龄比她还要大。山东女人的善良、体贴、能干、有才华,在她身上融为一体,这样的人事业顺利、家庭幸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阿芳(刘忠芳),是李华身边形影不离的好闺蜜,感觉很柔弱的松滋姑娘,熟悉她感觉很多是因为她几乎总是跟李华在一块的缘故。多年以后在治疗白殿疯点北京中科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