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莱州新闻
莱州文化
莱州名人
莱州历史
莱州要闻
莱州饮食

胶东民间故事莱州姑嫂塔的传说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613/p8vka7h.html

话说莱州城东六十华里处,台上村南有一座山,山巅建有两座塔,一座塑有小姑像,一座塑有嫂子像,两塔合称姑嫂塔。

相传明末清初,有河南籍姑嫂二人,家乡遭遇水灾,再加上正逢兵荒马乱,家人相继遇难,只剩她二人相依为命。可怜的姑嫂在家乡无法生活下去,就一路乞讨来到了莱州这座山下,便停下了。

山下有一个村子,不足百户,山里人憨厚实在就收留下了这对逃难来的姑嫂二人。姑嫂俩除了出门乞讨三顿饭外,其余时间便给周围的农妇哄小孩。孩子的天性就是顽皮好动,可是不管多顽皮的孩子到了她们手里就变得乖巧听话了。会首有一个孙子,是出了名的顽劣孩子,骂人、打架、摔东西是家常便饭。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看见经过家门口的路人不是撒尿,就是扔石头。“好玩好玩,真好玩!”乡亲们气的吹胡子瞪眼,他却拍手称快!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到了姑嫂二人手里,变得听话懂事了。见了叔叔叫叔叔,见了爷爷叫爷爷成了一个乖孩子!

会首高兴,村民们也连声夸奖。姑嫂俩雨雪天出不了门乞讨,竟然有人给她们送饭吃。村民们把她们看成了自己的乡邻、朋友。更令人赞扬的是,姑嫂俩从没有过争吵拌嘴的事情,从来都是互敬互让,胜似姐妹。一旦哪一个有点伤疾,另一个必定照顾得无微不至。

有一次,嫂子病了,一病就是半个多月,小姑子却讨不回点可口的饭。山区里穷人多,又逢灾荒年,谁家也没有多少好吃的,无非是吃糠咽菜,哪有好东西给她?她就走远一些,来到一户富人家门口乞讨。单见朱红的大门,高高的院落。大门微微敞开,一条恶狗正朝着衣着破烂的小姑子狂叫。从门里走出一位身着唐装、大腹便便的老头,一看就知是一位土财主。他斜着眼睛打量了一眼了乞讨的女人,恶狠狠地说:“大胆要饭的,敢到我家要饭,不想活了!”“老爷,行行好吧!我那可怜的嫂子快饿的不行了!”“滚!”“老爷……”还未等小姑子再祈求,恶狗已经扑到了身上。

就这样不但没讨到饭,而且还让狗咬伤了腿。天理何在?穷人的活路在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只得拖着伤腿,在山坡上挖了些野菜回来,嫂子看着小姑子的伤腿,不禁失声痛哭。“妹妹!”“嫂子!我们的命怎么这么苦啊?谁来救救我们呀!”姑嫂相拥而泣,悲痛的同时死去。乡邻见此情景,无不深受感动,便自发地组织了些人,把她俩葬在了南山上。

后来台上村的“会首”偶做一梦,梦见姑嫂已得道成仙,神灵要继续在台上村居住,保佑教化当地百姓。会首以梦当真,于次日便召集村民述说梦境。村民们听说姑嫂成仙托梦,无不喜出望外,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会首的带领下很快在村北建起一座姑嫂庙。据说不管多么顽皮的小孩到了姑嫂庙,便不哭不闹不惹事了,个个都成了乖孩子。因此,农忙时,有的农妇便把孩子送到姑嫂庙,让姑嫂的神灵看护,孩子们在此玩耍嬉戏从不出问题。

年复一年,村民们尽受姑嫂神灵之恩。但是,却忽略了一件事,孩子们在庙里玩,总有憋不住的时候,经常会把地面弄脏。于是,姑嫂又托梦“会首”,让他在南山顶上找块清净透风之地,建座塔,姑嫂俩晚上好去凉快凉快、歇歇神灵。会首接受姑嫂委托,并在同大伙商议后,在离村较近的南山顶上修建了姑嫂塔。

几百年来,台上村一直流传着姑嫂塔的故事,上了年纪的老人经常拿她们的例子教育子孙要关心孩子们的成长,人们之间要和睦相处,礼让有道。直到今天,姑嫂塔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座历史丰碑!

声明:本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文仅用于分享传播,如侵自删!胶东五市协同发展,共筑美好家园——魅力胶东。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zhouzx.com/czxw/15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