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莱州新闻
莱州文化
莱州名人
莱州历史
莱州要闻
莱州饮食

平度新河镇有个官道村,因在古登莱官

北京看湿疹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

在胶东半岛,“官道”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地名。查询地图可知,栖霞、莱阳、招远、牟平、龙口、平度等地,均有以此为名或带有“官道”前缀的村庄。

所谓“官道”,大体指的是古代由官府修筑、用于驿传的道路,与民间翻山穿田的小路相区别。严格来说,官道也有“等级”之分,规格高的官道上通常设有一定数量的驿站(可更换马匹),而普通的官道上则只设有急递铺(人力步行)。

要想富,靠着路。很显然,“官道”沿线是建村的理想场所。因此,很多村庄以“官道”为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本文所要介绍的“官道”村,就属于这种情形。该村系青岛平度市新河镇辖下,就在老烟潍公路的沿线,相信常走这条路的朋友应该都有印象。而所谓“烟潍公路”,其前身实际上就是古代的“登莱官道”。

在明清及之前,胶东半岛的政经中心主要在北部的莱州和登州,故从北部进出胶东半岛的“官道”(一般就乘坐登莱官道),地位尤其突出。在这条大路沿线,除了平度有“官道村”之外,招远地界也有一个村庄同样以此命名。

对照地图不难发现,平度的“官道”村地处新河北镇与灰埠之间。前者在古代是胶莱河上的主要渡口之一,而后者又是当时的常设驿站。东来西往的商旅在行至此处时,往往会驻足停歇。故此,官道村逐渐也发展成为一处商铺云集之所,繁华程度较之普通村落要高出许多。前几年,笔者在探访北胶莱河大桥时曾中途路过此地,对其盛况,颇有感受。

有了道路,不同地区之间就可以互通有无。而根据史志资料的记载,官道村在历史上就因靠近“官道”从而得到了“技术输入”——大概在清末,兴盛于掖县沙河的草编工艺经登莱大道传入平度北部,官道村就深受其影响,草编工艺品逐渐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延续一个多世纪而不衰。

关于以上史实,《平度市地名志》及官道村的简志都有所提及,现就摘取一段内容,帮助大家理解:“官道村西邻新河北镇,(在)烟潍公路南侧,明嘉靖年间,傅姓由傅家庄迁此定居,因靠大道,在朝官吏往返此路,俗名官道,故村以此道而得名。有编织草制品传统工艺,产品销往国内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zhouzx.com/czxw/13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