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莱州新闻
莱州文化
莱州名人
莱州历史
莱州要闻
莱州饮食

精彩莱州遗落在沙河老街的张宗昌旧居

  地处我市西南大门的沙河镇历史悠久,历来是胶东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沙河镇的胜建街,以前叫东巷子,是老沙河比较繁华的一条街道。

  在这条沙河老街上,一处古建筑特别引人注目。这座老房子是典型的四合院布局,南、北正房都是二层楼房,红柱青瓦,古香古色;东西两厢十分对称,与南北两楼比例协调。历经岁月的沧桑、饱经时光的洗礼,依旧华丽堂皇。它就是沙河人都知道的——张宗昌三姨太旧居。

  张宗昌

  张宗昌的妻妾们

  《北洋画报》刊“张宗昌下堂妾霞仙”影像

  当地村民介绍,在军阀混战的上世纪二十年代,张宗昌做了山东督办,以后升了直鲁联军总司令。他到北京找了工匠画了图纸,先在沙河祝家老家盖了督办府,又于年前后,在沙河这条街上盖了这栋楼房。据说,这栋老房子是由沙河娄家村的顶尖瓦匠工建造,砖瓦由沙河朱马、城关柳林头上等窑口烧制,即使使用的沙土也是沙河河床里的上等沙土。建筑施工前后历时两年,当时在沙河街上,这栋房子是最高、最漂亮的。

  这座老房子占地约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南楼五间系沿街二层楼房,结构基本与北楼相同,无立柱,无二层走廊,但其两扇木质大门,厚五公分,高约二点二米,宽二点八九米,由厚铁板凸镶包装,坚固巍然。

  北楼五间,分上下两层,二楼系木质结构,墙厚约五十公分,檐高五米八左右,飞檐出厦一米二,有两层椽木支托;约六米长,九十二公分粗的五根杨木立柱,下柱石鼓垫托,巍然而立,肃穆壮观。二楼栏杆与二十扇隔门都有木雕花纹,做工细腻精致,布局合里大方。

  东西两厢各三间,建筑风格与用料与楼房相似,檐高三米四,窗户上下两层,上小下大,间由过木烘托,十分舒适自然,简朴无华。

  张宗昌三姨太在这栋房子住了不久,当时全国上下兴办邮电产业,张宗昌就将其借给了邮电局。张宗昌去世后,他的三姨太将房子收回,但是仍然租赁给沙河邮电局。直至解放前,这座老房子的产权一直归张宗昌三姨太所有。解放后,这座老房子归为国有,但仍然由沙河邮电局使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沙河邮电局迁入新址后,将这座老房子卖给了本单位职工张秀芝。

  沙河镇文史研究者毛建昌说,这栋建筑非常有特色,它用的砖,全是水磨砖,缝很细腻。即是台阶也很有讲究,木料原先是古色古香的,用青漆漆过,保持着木料本质的原色,给人一种古朴肃然的感觉。这栋老房子目前是沙河街上原址建筑保护较好的老房子。虽经几度修缮,其原址房屋结构没有根本损坏。

  走进这座宅院,穿过前庭,首先看到的就是这扇仪门。

  它在平常人家很难看到,因为仪门的设立是有讲究的。它是旧时官衙、府第的大门之内的门,也指官署的旁门。仪门在古代称为桓门,汉代府县治所两旁各筑一桓,后二桓之间加木为门,曰桓门。宋避钦讳,改为仪门,即礼仪之门。明清衙署第二重门通称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

  房子现在的主人说,这仪门早先是四块板子往上插的,后来为了方便,进行了重修,装了四扇门,又画上了山水。

  村民说,这个门一般人不能走,张宗昌本人来家可以开开这个门;有了大事,有了贵客才走这个门;再是结婚,新娘可以走这个门,再就是白事,家里主人去世,从这里走。

  房主说,这栋老房子刚买到手的时候比较破旧,当时他丈夫也挺爱好古建筑,他们一直对这栋房子很有感情,一直不断地维修。因为这栋老房子建筑用料十分考究,建造工艺也相当细腻精湛,所以张秀芝特意去昌邑订制的青砖青瓦,每次修缮老房子,都要请专门从事古建的建筑队来施工。到现在为止,在这栋房子上的花费已经五六十万了。

  现在,这座将近百年的老房子看上去依旧金碧辉煌、美轮美奂......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白癜风症状有那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zhouzx.com/czls/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