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介绍的是一位胶东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作“安恭”,生活在明代末期,原籍登州府蓬莱县,后来入籍莱州府掖县。其虽无显赫功名,但人生经历却很是传奇。
根据清代《掖县志》记载,安恭,字翼轩,系蓬莱县廪生(秀才)出身,后来大概是屡试不中,便将主要精力用在了钻研医术方面。
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中医与国学易理结合紧密,有儒学功底的人,入手学习并不难,中途转行不算稀奇。因此,如果只看这段经历的话,安恭并算不上“传奇”。不过,在学习医术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却使得安恭的人生轨迹发生了一个大的改变。
原来,弃文从医的安恭在蓬莱阁遇到了一位云游道士。两人一见如故,此后便长期在一起问道切磋。总体而言,这位道士的易理功底更为深厚,安恭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
崇祯四年某一天,道士忽然这般对安恭说道:“登州将有大难,你赶快到莱州躲避,如此方能逃过一劫。”安恭虽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选择相信对方。不久之后,他便收拾好行装,举家离开蓬莱去往掖县。
古人安土重迁,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很少主动迁徙,而当时登州府无灾无荒,因此在族人看来,安恭的举动实属“荒诞”。史称:“公(指安恭)西徙,族人多笑之。”
但族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崇祯四年底,受登莱巡抚孙元化之命从陆路增援辽西大凌河的孔有德所部,赫然于吴桥县发动兵变,旋即杀回山东,并在崇祯五年初攻陷登州府城。受战火荼毒,登州民众死伤甚惨。道士当初“登州有难”的预言,真的应验了。
而安恭新落脚的莱州府城掖县,虽然后来被西侵的孔有德叛军围困长达半年之久,但最终还是防御成功,与登州府的快速失陷形成明显对比。民间谓之“铁打的莱州纸糊的登州”。
值得一提的是,安恭并非单纯是躲在莱州。根据《掖县志》记载,在莱州保卫战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医术专长,积极投身城内的卫生防疫工作。史载:“寇围莱,兵民染疫。(安)恭悉心调治,得全活。”
战后,明廷奖励功臣,安恭也因为有上述贡献而被封为“守备”。守备属于武职。安恭以秀才出身,中途从医,又十分“凑巧”地从蓬莱迁徙到掖县,并在莱州保卫战中立功而成为武官,综合这些经历来看,他的人生也称得上是传奇了。(本文作者:耳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