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赵天民,是一名矿二代,下过井,干过维修,现在是化验组组长。最近,一条消息闯进了人们的视线,让人振奋:“山东黄金集团跃居全球产金企业第十位,山东黄金集团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战略目标”,莱州市是山东黄金集团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这条消息不仅让山金人骄傲,也让莱州小城的老百姓为之惊叹!与父亲一同回想起新城金矿的变化,就如同我自己的变化一样,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峥嵘岁月历经沧桑
新城金矿年建矿,父亲年入矿。听父亲说,70年代,我们国家要向西方发达国家购买先进工业设备,但国家外汇储备很少,所以国家一纸号召,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齐聚莱州湾畔的小县城的小村庄里。他们有大学生、退伍军人,援建干部、附近村民,当时没有房子就住老乡家里,老乡家里住不下了,就住在村里饲养牲口的棚子里。
▲上世纪80年代矿山办公楼。
记得小时候,经济条件差,没有天气预报,父亲就把咸菜疙瘩放在窗台上,早上下井之前看看咸菜疙瘩表面的潮湿变化预测当天下不下雨。因为老家离着矿山较远,记忆中,一遇到下大雪,父亲总是起的很早,从早晨5点,踏着雪印,一步步走到矿山。最喜欢过年的时候父亲能带回一点桃酥,那便是儿时最美的滋味了。慢慢长大,从叔叔大爷口中知道了矿工的不易,大冬天雨裤雨衣水靴挂着冰流碴子,夏天下井一会就全身湿透,从那时候起,就再也没吃过桃酥,不是不喜欢,而是怎么舍得。
▲年矿山井口全景。
年,矿工还是挣“工分”,人均工资不到50元,到了年最高工资也仅为92.6元。虽说矿山隶属于当时的冶金工会,但黄金矿工在莱州老百姓心中并不是一件体面的工作。因为离市区40公里,在那个出门还靠“二八”自行车的年代,要让村民去城里上班不容易,让城里的工人到村里上班就更难了。
年,我大专毕业,本想在城里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可父亲还是把我拽了回来,因为当时矿上招工还是比较困难,尤其是技术工人。为了招满技术工人,莱州市委协调各驻地矿山与城区啤酒厂、缝纫机厂等市属企业相互调换工人,照顾家在矿山驻地附近的农村员工,解决上下班交通太远等不便。本以为这样能够招来足够的熟练、技术工人,可政策一出,效果却差到了难以想象,好多员工宁可在城区工作,早起晚归,也不到离家就近的矿山工作,因为危险、收入不高、不体面。
男青年到了找对象的年纪,女方一听说的“矿上的”,就犹豫了,如果女方家庭再稍微好一点,那基本就会被一口回绝,周边群众私下谈到矿山基本就是矿山危险、收入不高的话题。而我们矿工犹如职业世袭制一样,父辈子辈的传承矿工精神,大多数老矿工将自己的子女带入矿山工作,在矿山父子同岗位、母女一个车间等情况屡见不鲜。
时光如流磅礴依旧
最大变化发生在年,那一年,以新城金矿为主体的山东黄金股票在上交所上市,集团提出了“三让”“三不让”承诺。进入“十三五”后,新城金矿发生的变化更是让人难以想象,为了保护环境,擦亮“山东黄金生态矿业”品牌,我们先后建立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矿井水处理厂,生产的废石尾砂用于井下充填和制作建筑材料,建设了碎石机远程操控系统、智能排水提升系统,将员工从井下作业“解放”出来。年,山东黄金集团成功迈入世界前十,从新城金矿走出去的员工也已遍布世界各地。
▲立式储砂仓。(年4月)
▲立式储砂仓。(年4月)
企业的蓬勃发展,给员工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新城金矿仅有一排十几户的平房,年,新城金矿在矿区有19栋家属楼,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在莱州市有平米的家属楼。年,我在莱州买了属于自己一套楼房,年,我换了一套更大的。年矿山才有了一辆汽车,年,矿山有了自己的通勤班车,父亲再也不用“顶风冒雨”上班了。年,我们的班车浩浩荡荡,整个莱州地区就有二十多辆。年,我买了自己的小汽车,年,全矿三千多个车位已经接近饱和。在“十四五”我们要建设建设智慧矿山,我们要建设“黄金产业基地”,到“十四五”末,我们要争取人均收入破20万。
▲选矿皮带廊。(年)
▲选矿皮带廊。(年)
建矿45年来,国家政策的强大支撑和矿山企业的蓬勃发展深深地影响着莱州的老百姓,尤其是秉持矿山安全环保“双零”目标、“三让”和“三不让”承诺,把关怀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位黄金矿工的小康之家。建矿45年来,新城金矿亦是“绿色矿山”“环境友好企业”,企业的每一寸变化,都体现在员工的幸福指数上,从“不体面”的工作,到自豪的“山金人”,从“招工难”到“进矿难”,每天上班,我都习惯将胸前金色的标识整理一下,让它在朝阳下更加璀璨。
我们的理想目标是“让尽可能多的个人和尽可能大的范围因山东黄金的存在而受益”,在新城金矿的带动下,周边村镇建立了水泥厂、钢球厂等配套企业,我们还帮助驻地修建道路、水渠,赢得了赞誉。如今山东黄金是莱州小城引以自豪的企业品牌,黄金矿工是“追求卓越、创新进取”的时代尖兵。未来的山东黄金将赢得世界,未来的黄金矿工必让人仰慕,未来的新城金矿会更加精彩。
原标题:《相忆
从“不体面”到引以为傲,变迁幸福着我的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