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在亮的身上有太多的光环,“博士后”、“江北区中青年创新拔尖人才”、“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涪陵区优秀共产党员”,这些光环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他的职业——医生。
杨在亮
杨在亮是医院肿瘤血液科副主任,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时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铭记白衣天使的责任和担当,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金戈铁马,无悔青春岁月年,杨在亮光荣地参军了,自此开启了18年的军旅生涯。年,杨在亮从军医大学毕业后,凭借自己的实力加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野战外科学专家王正国的科研团队,开展了战创伤、冲击伤的救治和防护工作,为广大官兵服务。那段时间,医疗教学工作虽然忙碌,但是他依然挤时间出来探索好的创伤治疗方案,还主动申请加入全军武器杀伤效应中心工作,多次前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新都桥、吉林白城等戈壁大漠、高原边塞,开展相关高原冲击伤、水下冲击伤等外场工作。年7月,又前往军医院,从事血液疾病及骨髓移植的博士后工作,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杨在亮正在为患者做手术
在军队的18年,杨在亮练就了坚韧不拔的性格、一切听从指挥的军人作风、团队协作的能力,更培养了“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后来的工作中,他也始终保持着这些优良品德……
奋发有为,为科室发展添砖加瓦年,杨在医院,开展肿瘤疾病的防治工作。年初,杨在亮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医院引进。来到涪陵以后,院领导鼓励他大胆作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作为科室副主任,杨在亮明白光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带动科室团队一起成长才能为更多的患者服务。于是,他常常像师者一样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下级医生,带领他们定期学习、参加病例讨论会或多学科会诊,又或是鼓励他们找到自己所擅长的亚专业,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杨在亮带领团队查房
不仅如此,他还在医院放疗设备直线加速器的论证和实施,以最优化的资源为涪陵及周边肿瘤患者提供优质的放疗治疗服务,解决既往患者为谋求好的放射医疗资源还需前往主城区的麻烦。在他的牵头下,通过市卫生健康委帮助和周边区县兄弟单位的支持,建立起了涵盖涪陵、长寿、垫江、丰都、梁平在内的重庆市血液内科医疗质控中心渝东分中心,为当地的淋巴瘤及血液病治疗提供质量保证。
不忘初心,治病疗心拉近医患情不管杨在亮在医疗、科研、教学方面有多高的造诣,作为一名医生,杨在亮始终秉承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理念,真诚对待每一个患者,“我们不仅要把患者当病人,更要把患者当亲人。”杨在亮常常这样说,也常常这样做。
曾经有一名白血病患者关某到科室进行治疗。通过化疗,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化疗以后,关某的头发逐渐开始脱落,这让仅有20几岁的他情绪低落至极,甚至几度想放弃治疗。杨在亮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除了为其精细化地治疗外,还时常给予关某心理上的疏导。在杨在亮的开导下,关某逐渐打开心结,积极配合治疗。
杨在亮正在为患者换药
可是,关某的病情总是反反复复,这也让杨在亮的心跟着跌宕起伏。有一次在输血的过程当中,关某出现了输血反应,杨在亮组织人员立即进行抢救,把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待情况稳定以后,医护人员也一直寸步不离地守候在关某旁边六七个小时。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杨在亮的用心程度丝毫不亚于一个亲人,这让关某及其家属感动不已。杨在亮说:“现在这个孩子的病情已经稳定了,下一步,我们还将全力为他联系合适的骨髓进行移植。”
今年,杨在亮被评为“涪陵区优秀共产员”,他表示,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他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忘初心和使命,继续带领科室团队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医院肿瘤血液科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了解新冠疫苗接种信息
请